佛汉拳古韵帮派之印章

佛汉拳,起源于少林寺,被称为内五行或暗藏门。据说由如来创立,达摩继承,罗汉精进。这门武术一直是少林寺保留的秘密练习,不对外传授。它流传了很长时间,有着清晰的拳理和突出的特点,对于内容丰富,是中华武术中的瑰宝。

这门拳法创建于少林寺,在东明县兴盛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当时外国侵略者入侵中国,造成大量人民伤亡。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名叫徐修文的大师决定将这门秘技传给民间。他在当时的武术盛地——大名府杜兴集(现在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贾庄村)开设学校,收徒授艺,从此佛汉拳在这个地区广泛流传。

有史料记载,一位名叫贾云露的人“精通卫身秒术”,掌握了七十二手法、三十八路对打拳以及三十六腿法。他后来将这些技术带到了河北大名等地,但由于保守的传承方式,这门武术在世间稀有。

佛汉拳讲究“出手站当阳、撤闪调步人难防”,并且注重君臣分工、九宫步法,以及肘部与手臂之间的配合。这一套打法擅长施展擒拿技巧,如分筋错骨,并且注重贴身靠打和劲力自然上下一致。其特点包括气存丹通、随机应变,以无形转化为有形,对抗性强。

这一套武功以实战为宗旨,以捕捉对方为首,还包含了贴身靠打及所谓的“铁爪功”。出手直接而迅速,不带任何余波,对抗性强,因此具有较高科学性、技击性及综合能力。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健身效果,因此适合老少皆可学习。但要想深刻理解其中奥妙则需要长期练习和磨炼。

近年来,由国家推动保护文化遗产工作,本地六代相传的佛汉拳被努力挖掘整理,最终在2011年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了这一成就,并拍摄专题片宣扬这一文化遗产。此后,该基地正在筹建中,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地方,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