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初学者应避免追求“醉梦境”,而是要严格学习和掌握基本功。太极拳的锻炼应该始终追求“心静”,这是“拳即是道”的体现。但这种“心静”必须与清醒相结合,形成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这一点在古代太极拳经典中被明确指出,如《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近代太极拳家如杨澄甫、李雅轩等人也强调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提起,神志十分清醒。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入静的大脑功能状态不完全是抑制过程,而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例如,在超觉静思中,大脑波动出现了常人仅在进入安静睡眠中出现的δ波,又出现了显示清醒安静状态的α波,而且α波比常人闭目静息时的节律、幅度都要增强、减慢和稳定。
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太极拳锻炼能够进入“醉梦境”,这只是对太极拳经典与现代科研结果的一种误解。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应该通过大量反复的记忆、体验、假想等意识工作来建立武术条件反射,以便于后续练习中的正确动作完成。此外,在实战训练中,也需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动作以应对敌人的变化,这些都是需要经过意识支配而非不假思索完成的事项。
总之,太极拳锻炼中的心静不是指迷糊或放松,而是指一种高深层次的心灵宁靜,同时保持着全身舒畅、高效运转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控制杂念,也要培养良好的意态和内力,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实施“物我两忘”的境界。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11
2025-04-03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