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术书籍中的太极拳练习不应追求醉梦境的状态

老武术书籍中的太极拳练习,追求“醉梦境”的状态并非正确的锻炼方式。这种错误的理解源于对古典拳谱和现代科学研究之间差异的忽视。

太极拳作为一种深奥而富有哲理的武术,它要求在精神上达到高度的心静与清醒。古代太极拳经典中提到的“虚灵”、“神内敛”、“内固精神”等概念,其实就是在强调这两点重要性。而许多近代正宗太极拳家的传承,也坚持了这一理念,他们认为在练拳时必须保持精神安静,这是非常重视的。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静心凝神,斯为内敛”,同时也强调了要通过澄心息虑、意无所感来达到更高层次的心静。这一点与道家哲学中的“心静”是一致的,而这种心静也是实现“拳即是道”的关键。

然而,有些人将太极拳锻炼中的心静误解为进入一种似梦游般状态,这种理解完全与古典经典和现代科研成果相悖。在实际操作中,真正的心静并不意味着迷失或放弃意识,而是在保持高度清醒的情况下达到了物我两忘、无思无虑的一种状态。这一状态不仅使人全身舒畅、精神倍增,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防御能力。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应该从入门开始学习如何控制杂念,并通过大量反复练习建立起正确动作和条件反射,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功夫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太極之妙,不至于被一些错误观点误导,让自己走向歧途。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