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杨门的创始人是杨兆源先生,他是一位在传统武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杰出人物。杨兆源先生生于1896年,卒于1997年,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个卓越的武术家,而且还是一个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人物。他从小就跟随父親学习了峨眉八大门派中的洪门拳法,并在少年时期拜师习艺于河南少林寺的智普大师。在智普大师的指导下,杨兆源先生被收为关门弟子,这对于他的武学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后来,杨兆源先生跟随智普大师云游四方,从晋、鲁、陕、陇、闽、云、贵到川等地,不断探索各种不同的拳法和器械技巧。这些包括青拳、洪拳、大、小罗汉拳、白虎拳、龙吟虎啸拳以及紫燕剑等。他将这些技巧带到了川渝地区,并且在峨眉山定居下来,与当地的僧众如性空、大侠性敏及果碩等共同研讨和实践。
整个过程中,杨兆源先生用心致力于融合南北两家的武学知识,将中医理论与中华传统武术相结合,使得其所创立之系统更加完善。此外,他还特别注重内外双修,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来培养内功,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坐姿和呼吸控制,以达到身体与精神完全协调的情况。
至于具体的练习方法,杨门强调“行注目神宜舒勿忘勿助”,即在进行任何动作时,要保持专注而又放松的心态。这一点体现在每一次挥手或脚步移动上,都要像天地自然一样流畅而不费力。而坐在静坐的时候则需要“气宜注若有若无”,即让自己的呼吸变得平稳而微不可闻,让人感觉不到其存在。
总结来说,四川杨门以其独特风格著称,它将劲力蕴含其中,而结构严密紧凑又端庄规整沉稳。招式既守正求奇,又攻防变幻莫测,其运用之道遵循着天地自然变化的原则。在执行动作时,还会运用出手如挫回手如勾稍牵根催乘势借力去送来留,以弱胜强以巧制敌。这一切都体现出了中华传统武术最精华部分——以柔克刚,以柔克刚,为的是打造一套既能够自我提升,又能够应对各种情况下的完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