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有多种流派,包括陈式、杨式、吴式和孙式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初学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来练习。在我的看法中,如果你想通过太极拳进行健身,那么最好从杨式开始。杨式太极拳的动作优雅大方,易于学习,而且非常适合健身。
陈式太极拳则包含了发力和发劲的动作,它更具挑战性,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掌握。当学习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你可以从杨式二十四势开始练起,这是学习太极拳的基础,其中包含了许多基本动作。一旦你练习得当,你就可以逐步转向四十二势。
我认为,学习太极拳需要遵循七个基本原则:一要静,一要松,一要柔,一要正,一要连,一要圆,一要平。我把这些原则称为“七法”。
首先,要保持心灵上的静定,就像水面上没有波纹一样,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只专注于内心世界。当你的身心达到这种状态,你才能够进入下一步。
其次,要使身体和精神完全放松,让肌肉变得柔软而轻盈,不紧张也不浮躁。这是静与松之间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通过不断地调节身体、思想和呼吸,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静态和松弛,然后我们才能进入到 太极之“起势”。
第三点就是让每一个动作都变得柔顺而不僵硬,就像在水里游泳一样缓慢而流畅,没有使用粗暴力量。柔韧性是太極武术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四点是保持身体姿态中正,即保持脊椎挺直,而不是弯曲或曲线过度。这一点尤其重要,上部应该虚领顶天气,下部应该塌腰松胯,以避免低头弯腰影响技艺水平。
第五点要求所有行动都是连续无间断,如同溪流般不断移动,但速度必须保持一致,不可急促或缓慢不一致,使每一个招数都能自然连贯地展开。
第六点要求所有运动都应呈现出浑圆形状,即空灵圆转,没有直线,只有这样练习起来既舒适又能体现出美感。
最后第七点是平衡,无论是在站立还是打击时,都不能忽高忽低,这将决定整个套路中的高低位置,以及接下来所有动作都会围绕这个中心运行,从而保证整个过程始终保持稳定平顺。
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经常会因为未掌握以上规则而出现肩膀抬起、腰部弯曲或臀部翘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对上述规则理解不足造成的。而且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用手带着腰,用腰带住手,即用腰力的转换来推送手臂,而不是单纯依靠腕力去推进这也是整体协调能力强化以及获得劲力的关键之一。此外,在正式练习之前,最好采用自然呼吸,当技术熟悉并掌握了基本准则之后,再尝试腹式呼吸训练这一更高级别的心理控制技能。但即便如此,也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自行脑补或者凭主观意愿去改变方法,因为这样做只会导致进展迟缓甚至无法达到健康锻炼的目标。正确方法必须循序渐进,并且充分利用科学原理及指导老师提供的情报与交流,以此来深入理解并彻底掌握这门艺术,从而享受全面的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