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充满智慧与力量的1995年,笔者通过自己的作品《太极拳推手思路浅谈》(发表于《武林》1995年7期)提出了一项重要观点:太极拳不仅仅是推手,更应该包含推腿和推身等多种练功方式。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并对推腿练功进行深入探讨。
就像当年的提议一样,推腿练功依然以王宗岳大师的“五篇拳论”为指导。它要求我们在动中求静,在柔中求刚。这一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如何“以静御动”,如何“四两拨千斤”,以及如何在老年时仍能保持应对众人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中的重大课题。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对于定步和活步的推腿练法,我将其简述如下:
首先是预备势阶段。在双方轻松倒剪的情况下,右脚向对方内侧迈出,与对方膝部接触,以沾连相对。
接着,我们进入了两个主要阶段:定步和活步。
定步
甲方采取攻势,用右腿前弓击打乙方膝部,而乙方则顺应甲方的攻势,不断变化以适应。同时,他们可以互换位置,尝试不同的技巧,如跪膝或摆膷,让彼此都有机会反应并适应。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可以交替使用左右腿来改变攻守模式。
活步
提膝粘提
假设对方用右脚横扫而来,我灵敏地感知这一情况,在对方扫来的瞬间轻提右脚,使得对方扫招落空,同时我意注命门,将注意力集中到我的右膝上,用这个轻微的动作粘贴到对方外侧,使得他们变得不稳定。
提脚粘踏
如果对方用左脚从旁边横扫过来,我同样迅速反應,把握机缘,将我的右脚虚灵地提升至足够高的地方,然后快速降低,它们会自然地被吸引过去,与之形成一种粘踏效果,对方也会因此变得不稳定。
进膝粘截
面对这样的攻击,如果我站在弓形站位等待动作发生,对方面朝我发出横扫或踢击。我能够迅速捕捉这一机会,用我的右膝作为屏障,将其截住,同时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攻击策略。
提脚粘挑
假如对方用力践踏我的鞋面并试图将我向前拉去,那么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利用命门气血穿透整个鞋面的感觉,一举挑起他的足底,从而使他后仰失衡。我还要利用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身体,以增强我们的优势位置,这种技术既安全又有效,因为它让你掌控局势而不是被局势所控制。你必须学会运用胯部来抵挡这些冲击,而不是逃避它们。当你的胯部坚固且充满力量,你就拥有了制胜的一套技巧。而如果你选择逃跑或者躲避,那么这就是违背武术原则,而且错过了一个最佳机会。在太极拳中,“静待动”、“御动”、“制动”的理念对于提高实战技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种准备,你就会迷失方向,就无法达到心想事成的地步。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