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古风帮会回族的翅膀在民族的天空中飞扬

回族深植着一股强健、勇武、好锻炼的民族气质。他们崇尚武勇,这一精神在几百年来,逐渐演化为回族的体育传统和文化遗产,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人所继承和发扬。在唐代以来的西安,练武风尚盛行,无论老少都参与其中。南方的回族同样擅长武术,并保留了这一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族更是对武术情有独钟,将其世代相传视为“圣行”。昆仑派,即源于中华武术,又在拳法、器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创造力,其标志性之处便是昆仑山。

在古典小说中,昆仑派往往被描绘为遥远西域的一种秘密流派,其祖师已成为历史迷雾中的神秘人物。一位百年难遇的奇才,在中原闯荡后,使得昆仑派名声大噪,从此它与其他江湖门派齐名。随后的几位掌门人的努力,让昆仑派迅速壮大,成为中原江湖上的重要力量。

据一些古籍记载,昆仑派可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由老子和元始两位道家高人创建,他们分别有一个和十二个弟子。这十二位弟子成为了昆仑派十二祖,再分裂成东西两家的道家宗教实践。

自东晋铁棱道人之后,一直到清末,每代都有一批杰出的修炼者,如唐代圣天云、三道天风及天雷,以剑技闻名;宋代王龙以八卦龙形剑术著称;元代双鹤玄真及玄机,以乾元功技术精湛;明末七剑紫阳家族,以乾元七星玉龙剑术闻名;清初三英,一心正心恢心各有绝学。

这些脉络延续至抗战期间,有如李清明与张云楷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曾学习过这段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的拳艺。而1947年的刘裕隆等四川国术馆的人士,更是在当地寻找并学习到了昆仑派内功外力的艺术。此外,还有梁光荣这样的医生也幸运地接触到了这些宝贵知识,为保留这一文化做出了贡献。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