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音回族的风华好听势力

回族深植着一股强健、勇武、好锻炼的民族气质。他们崇尚武勇,这一精神在几百年来,逐渐演化为回族的体育传统和文化遗产,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人所继承和发扬。在唐代以来的西安,练武风尚从未间断过,无论老少,都有练习武术的传统。而在南方,回族人也擅长武术,并且保持着独特的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更是对武术情有独钟,将其世代相传。

对于回族而言,习武就像是一种“圣行”。他们创造了独有的拳法、器械技巧,并将昆仑山作为标志,以“昆仑派”名之,与少林、武当、峨眉并称为中华 武术四大流派。在古典小说中,昆仑派往往位于遥远的西域,只偶尔涉足中原,但每当有一位出众人才,在中原闯出头角,便使昆仑派名声大噪。

有些文学作品则追溯昆仑派源自周朝武王时期,而鸿钧一道传三友:老子、元始和通天,其中老子与元始被视为昆仑派的始祖,而元始下的十二位师傅,则成为十二位祖师。后来,又分成东西两家,都属于道家宗教。

历经东晋到清朝,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卓越人物,他们通过修炼达到了高境界,如唐代的是圣天云、三道人;宋代的是王龙;明代的是七剑;清代则是三英。此外,还有古月上人在莽莽昆仑山上研习了多项拳法和内功,被后人尊敬。

抗战期间,一些掌门人的弟子继续推广这门拳学,如李清明与张云楷以及刘裕隆等人。在1947年,一群学者在四川万县国术馆遇见了刘惠元老师,从此开始学习昆仑派。这股正能量不仅限于那几个地方,它还遍布于万县市、南充市及泸洲市等地。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