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功怎么练揭秘陈氏太极拳震脚技巧

如何正确震脚?看了部分学员的演练后觉得还存在问题,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和分析:

一、原则:

震脚必须像出拳一样,“用意不用力”,这就是震脚的根本原则。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通过蛮力的去使用,而是通过精准和节奏性的动作来发挥。

二、要点:

五趾分开,脚面放平,脚底板平面落地,这就像是拍巴掌时掌心空虚,使得响声大而力量充足。这需要足心含有空气,让涌泉穴处保持虚弱,以此来增加震力。

震脚之足需意到气到力到,发寸劲:

要求:在接触地面的那一刻,一定要先让腿部完全放松,然后利用惯性击打地面进行震动,并且重心保持不变。在这一过程中,震脚之足应该是虚实并存,而立足之足为实。

好处:由于提前停止使用力度,从而避免了因为震动而对膝关节、腰椎、大脑造成伤害。

错误:在进行振步时应避免使整个身体随着足跟落地,因为这样会导致身体向着所振之足倾斜,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振步方式。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缓冲,将振步反作用力的压力直接传递给了膝盖、脊椎以及大脑,最终可能会导致长期训练后出现受伤的问题。

三、双方振步:

为了更好地攻击远距离敌手或者改变自己不利的情况,我们采用跳跃技巧来接近敌人或化解他们的进攻。在落地之前,要确保先落地的一只脚能够进行单独的振步,以便探测对方虚实,同时也起到了缓冲作用。这是一种辅助动作,只能单个执行,不可同时两只都进行。如果是在“一路拳”中的“双方振步”,虽然名为双方,但实际上是依次落地,每一次落地都会使得两只腿分别表现出虚与实之间的变化。

无论何时高空跃起,都要求在降临回归地球时保持稳定的姿势,如竞技太极拳中的自选项目中常见于正马步姿态,或许较少见于传统套路,但它虽然美观却缺乏实际战斗价值。而当身体即将从高空降至低处准备施展振步的时候,那么这时候产生出的振动应当由空中悬停状态下的一个假想“非现实”的状态转换成真实发生在地面的踏印。此刻,即使相隔仅几厘米,也无法完成有效的地表撞击;如果过早放松,则必然以拙劲作为替代,而且更容易造成跌倒,因此这种方法既危险又难以控制。偏马和仆马这样的姿势再加上摇摆,就更加难以掌握其技巧,更易受伤。此外,由于所有这些都涉及快速转换,以及行动速度快很多,所以这都是需要时间学习和理解才能掌握到的技能层级比较高的一个部分。而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简单摔下来的话,那么失去了防御能力,这也是很大的风险。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