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太极拳的发力,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这句古话。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人往常是这样认为的:脚先蹬地,或是说脚抓地,然后将力量通过腿传到腰部,再通过臂部传到手上。这句话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从太极拳的名字看,太极者阴阳也,也就是说在行拳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出相反的两个方面。太极拳的发力也应当符合阴阳之理。
太极拳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阴阳互为其根”就是一种体现,我们讲“发力要有根”,但并不是说脚抓地就是有根了,而是将内气从腰腹部,顺腿经络,压到地面,地面就给一个反作用,形成了“阴阳互力”“互为其根”。
按上面的理解,从实践中得出最好的发力方法。一切动作先从腰发,即所谓的“腰不动,手不发”,通过太极内功让内气鼓胀,将气压到地面,上下两股力量交汇于前后丹田。这样,由丹田以一定比例劲炸向梢节,使能产生强大弹抖力。
应该说,这种理解与古人的理论并不矛盾,只是在关键环节——首先将气压至地面这一点上做出了不同的阐述。
此外,在进行单鞭等打法时,要暗劲推气,让气随手作运转,并配合沉肩坠肘和松胯,使我们的拳架沉稳,有一种想实战勇者的感觉和王者风范。
那么如何练习太極真氣爆發力的呢?
一是打時不要用僵硬或死勁,要放松,全身各个关节松开,如同车轴般柔软,但又如轮辋般充满活力。在站桩中保持这样的状态,可以增强全身协调性和平衡感,同时促进内脏功能,对提高爆發力的支持至关重要。
二是要使動作随着氣在體內、體外圆形運動,使暗劲助推氣运行,不仅如此,还需要训练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让内外结合达到灵活自如的地步。而且还需明白,“用意不用力的技巧”的精髓,即使用暗劲来辅助运动,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更有效率,更安全,更具威慑力。此外,用心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移动都是一种特殊的心灵沟通,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身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工作,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协调性来增加自身战斗能力。
三是站桩对于提升自己的真氣與實戰能力非常关键,因为它可以锻炼我们的平衡感、耐心和控制力を同时提升,同时还能加深对自己身体内部结构(如膈肌)的认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姿势习惯和正确的手腕运动方式,因此,一定要多多练习站桩以达到最佳效果。在站桩时,要特别注意维持正直姿势,并且确保你的双足与肩膀呈同一直线,同时你的尾巴必须紧贴坐骨凸出的位置,你的大腿应尽量垂直而紧贴你的小腿。当你感到轻微疲劳或失去均衡时,就说明你已经开始接近正确状态。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那么可能需要调整你的坐骨支撑物或者尝试其他类型的人字座椅。但无论何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适合自己的舒适度,以便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获得最大效益。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