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靠”非但不是撞,更非简单的碰撞。它是一种高效率、深入人心的近身技巧,速度快而且能够穿透对方防守,这是太极拳在近身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类似于一种精准的偷袭技术。与撞相比,“靠”更加精确可控,不易被对方反击或者落空。这两者之间最主要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自身感受出发,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缠丝劲,那么这就是“靠”的表现;其次,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成功地发起攻击并将对手引入无形之中的话,也可以称之为“靠”。这里要强调的是,“打”必须具有足够的力量和深度,以便达到真正有效破坏效果。而掌握这些技巧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一旦学会,就能立即应用。
有些误解常常导致人们将撞当作是“靠”,例如:
不倒翁一样摇摆。
借助胳膊力量顶住对方。
盲目借力送出肩膀。
实际上,拧棒子和抖杆子也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学会,但真正练习才是提升开始的地方,这就是传统中的真传。但现代社会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学习本身就是长期艰苦的过程,而不理解学习只是开始,而后面的实践才是关键。
养生也是如此,在提及太极拳时,我们往往把养生放在了一个辅助作用的地位,即使不正确也不影响,因为毕竟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这是一个误解。太极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健康,但要求练习方法必须正确。不正确的练习方式不仅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将原本应该是柔软自然的人体转变成经历巨大冲击力的承受者。因此,一些人在没有了解撞与靠区别的情况下,便贸然进行练习,最终导致了身体外部抵抗力增强,但是内脏却承受着越大的冲击力,这样的自我摧残远远超出了自我保健。
许多爱好者们都以追求养生为由去尝试太极拳,但结果往往是在膝盖损伤后还得加药治愈,或是在血压和心脏的问题上不得不担忧。这一切都不能归咎于过度训练,而应寻找更根本的问题——是否练法存在偏差。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心理锻炼时,都应当明白痛苦并不等同于效果,否则就会像一些虚伪的人所说的那样:“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然而一旦实际操作起来,他们又会因为疲劳过度而晕厥过去。此刻他们自己是否相信自己的言语呢?
养生绝非给错误行为提供掩护,它需要更高层次的心态修炼。如果我们想要通过太极拳实现健康,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做法,并从根本上改善它们。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