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24式太极拳口诀表解析 - 马权友

提到太极拳的发力,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这句古话。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人往往是这样认为的:脚先蹬地,或是说脚抓地,然后将力量通过腿传到腰部,再通过臂部传到手上。这句话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从太极拳的名字看,太极者阴阳也,也就是说在行拳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出相反的两个方面。太极拳的发力也应当符合阴阳之理。

太极拳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阴阳互为其根”就是一种体现,我们讲“发力要有根”,但并不是说脚抓地就是有根了,而是将内气从腰腹部,顺腿经络,压到地面,地面就给一个反作用,形成了“阴阳互力”“互为其根”。

按照上面的理解,从实践中得出最好的发力方法。一切动作先从腰发,即所谓的“腰不动,手不发”,通过太极内功让内气鼓胀,将气压到地面,地面又将气反弹回腰部,上下两股力量交汇于前后丹田。这样的内气更加膨胀,并产生爆炸力,再由丹田以“上六下四”的比例劲,以强大弹抖力的方式向梢节爆发出。

应该说,这样的理解与古人的理论并不矛盾,只是在保密了最关键的一环——先将气压到地面这个环节。这种内功气压法不仅表现为能产生地面反作用力,可以说贯穿于整个运行中的每个动作都要给予内气,让它随着运动一起运转和膨胀腰腹,使全身在一瞬间得到充沛而强大的力量感。

那么如何练习太极拳爆发力的?首先,不用僵硬的手臂或腿,要放松,全身各个关节松开。在站桩时,全身没有分量,是为了使身体保持柔软和灵活性,同时也是为了使内部结构更好、更安全。如果过分紧张,那么就会束缚住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无法真正自由展开自己的能力。而且,在打击时,最重要的是让暗劲助推我们的运行,使我们能够感觉全身都参与进来,而非只依赖某些特定部分。

最后,没有正确引导理论,就不会有正确实践;正确理论源自实践,因此不断习练、认识总结再进行演习才是提高技艺唯一途径。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