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太极拳24式每一式图解视频让松得开合得住吗

陈式太极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武术中的奇葩,它不仅能够养生,还有着令人瞠目的技击效果。据拳前辈所说:“挨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其神威震慑了无数江湖儿女的心灵。那麼,陈式太极拳如何练出超强的功力呢?各家拳论各有千秋。余人多年来认为,练就整体劲是陈式太极拳超强功力的关键之一,而“松得开合得住”与整体劲的形成密不可分。

有的拳论云:“得大松者得大道”,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松”在太极中的重要性。所谓放松,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全身关节都要松开,肌肉全都放松。拳论中讲“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只有真正的松才能使筋骨伸展拔骨,使经络活泛气血畅通,使腹胸舒静气腾然,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这就是为什么不会“松”的话是每个太极门派的大忌。“ 松”决定了整个过程,但对这个概念必须持有辩证态度,不仅不能完全丢弃,也不能完全懈怠,而是在一个既能 松开,又能凝聚稳固之间寻求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开”的意义至关重要,我们说的胯要 松 的 开、周身部位的筋骨关节也 要 松 的 开;这样可以使周身筋骨达到伸展拔骨、展筋舒骨直至柔若无形,如龙蛇相见。而 “合”则意味着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和谐才是最完美,最符合 太极原理的一种状态。

我们讨论“合”的时候,最常提到的就是内三合外三合之说:肩膀与胯腿相结合、中间肘膝手足相结合,以及心意与身体其他部分相结合。这就证明了它对于整体劲爆发至关重要。在行功走架时,我们始终要求一动全动,上下顺应,有序且连贯,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练习出整个身体高层次上的协调性,即破而不散撞而不裂,上动随下随、中间应四方,就像是将千钧之力凝于一点一样。

因此,在进行太极运动时,要注意落地生根,让脚底稳定,因为如果脚底不稳,那么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么身体就会自然放宽,让脚底更稳固,从而产生更多有效弹跳力量,以此发挥力点,将力量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部位恰当协调,一致运用,就是我们的目标——那是一种高度一致性的合作,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有效的整体爆发力。

接下来我会以掩手肱拳为例来阐述如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更加精确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预备姿势应该保持正确立场,同时让胯腿自然弓曲并圆满包裹腹部,并向左移动右脚步,与左掌并列于面前,以斜上方向指尖向前引导视线。此时,全身上下的紧张感如同拉满弓箭一般,只待释放即可发生作用。

当释放的时候,将重量迅速转移到左侧,用地面的反作用帮助你快速旋转腰部及腹股沟,同时旋转右臂及膝盖以及踝关节;同时利用脊柱从顶端流淌到肩膀再到肘腕最后抵达你的手掌面部。当重量迅速向左移去的时候,加倍你的右臂力量,同时保持左臂弯曲,其肘尖朝后推送,与你的右臂形成拉力交互配合,从而保持身体平衡,并增加爆炸性打击能力。这正是一个融入了一切共同行动结果——即刚猛脆弱综合效应—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松得开 合得住”是完成所有这些复杂任务并表现出的最高级别协作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如果没有适当控制这些元素,就无法触及最终目标。如果我们只专注于某一个方面或另一个方面,则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必须将它们作为单独但相关联的问题解决方案考虑进来,为创建完整、一气呵成的整体劲奠定坚实基础。一旦成功理解并实施这一原则,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种潜意识水平上的绝佳技巧,可以轻易实现任何想要执行的事务。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