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武术中的奇葩,它不仅能够养生,还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技击效果。据传,拳前辈曾说:“挨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这句话深刻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神威。那么,这门拳法是如何练成超强功力的呢?各家拳论都有各自的见解。
在余多年的练习中,我认为练就陈式太极拳整体劲,是其超强功力表现形式之一,而“松得开合得住”对整体劲形成至关重要!
有的学者指出:“得大松者得大道”,这说明了“松”的重要性。在太极拳中,“松”意味着全身放松,从立身开始,全身关节开放,肌肉放松。这正如经典所言:“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筋骨伸展、气血流通、腹胸宁静、心情平和。因此,在太极拳中,“不松”是不可取的,但“松”的理解要恰到好处,不仅不能懒惰,也不能过于紧绷,而是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让每个部位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开”的概念则更为复杂,它不仅意味着身体各部分应有的柔软与协调,更代表着内外三合与外三合之间精妙无穷的情形。当我们行走时,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整个身体成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潜能,为爆发力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合住”才是最终目的,它象征着所有部位共同作用,使劲充分而且准确地向特定方向释放。这正如《太极拳图说》所述的内外三合与外三合,以及心意之间的相互呼应,使整个身体呈现一种和谐统一的一致性。而这种高层次上的“合”,正是爆发力量之源泉。
以掩手肱拳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如何要求每个部位都配合协调,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准备阶段,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姿势,然后迅速转腰、拧裆,同时利用重心移动加快右臂的力量输出。此时左臂也需弯曲并后方发力,与右臂形成对抗,这样既保证了平衡,又增强了力量。正因为这样的腰胯膝踝默契配合及各部分协同工作,所以才产生出了刚猛脆弱交织的一气化两用。
总结来说,“ 松开 合住 ”就是如此关键的一点,它们相辅相成,没有它们,就谈不到真正有效地训练出陈式太极完整一气劲。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个,那么即使再努力,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要想掌握完整的一气劲,就必须理解并不断练习这些原则,让自身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激活潜能,为整体效应提供坚实支持;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让身体达到了最高层次的协调一致,只有这样,一触即发的手感才可能实现。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4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