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散坚持赔钱演出济南踩高跷队伍来到了社会舞台带来了武术知识的娃娃兵

。20年不散坚持赔钱演出济南踩高跷队伍来到了社会舞台,带来了武术知识的娃娃兵。他们腰法在那长长的队伍里,扮着各种角色:扛着钉耙、猪八戒;双手合十、唐僧;身着青衣、沙和尚……还有头上戴鸡鸭鹅头盔的大头人老太太叼烟袋傻小子骑毛驴儿……看一眼仿佛见到“妖魔鬼怪”。你仔细看去,他们中还有几个小身影穿红色礼服踩矮高跷学大人模样走路。

最近几年,在济南高跷队伍里,小粉丝加入成了趋势,他们最大的10多岁,最小的才6岁。自进了腊月门后,在市中区融汇老商埠,济南小超高跷队就开始在广场上排练起来了。这支队伍从开始的十几个人到现在的40多个人,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不散队。每到过春节,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支40多人的团体便浩浩荡荡地“走街”表演。

1月30日,他们按照计划来到了英雄山附近进行演出。在不表演时排成两列纵队休息,将进入表演场地时,大鼓震天,唢呐齐鸣,与欢快鼓乐伴奏一起展开表演。在表演中,他们不断变换形态,一会儿站成纵队,一会儿列成横排。

他们都知道,只有基本功才能顺畅地踩着高跷走路,还要玩花样、绝活,比如翻跟头摆造型逗趣等。当天除了沿街巡游,还有一些特色的表演节目:武松打棒、石秀担山、高跷变脸吐火及杂技等吸引围观市民。

整个过程持续了40分钟。围观市民表示,即便是在寒冷冬天,也让人心里暖暖,让人说啥也看不够,心里越来越舒服。“为了一场演出,我们在过年之前就要进行集训,一般集训一个月才出街。”负责人王超说,每周末都有锣鼓点师傅们,上高跷的一部分是老人和新加入或刚熟悉的人,还有孩子们平日里都是各自忙碌只有春节前夕集中起来统一训练才能胜任近50场连续剧目的任务。

最小的小朋友叫图图,他只有6岁,用特制的小高跷在旁边还需要姥姥护驾。他学得会自己也有兴趣,“我把他带来踩,我学得会,他也喜欢,有这个架势。”姥姥说,如今市区里这么大就能踩的小朋友很少,她主要想通过这磨练一下外孙子的毅力。

同样的年龄孩子豆芽刚开始学习,他今天扮的是小县官,当表演开始后与周围互动。他这样大小孩共3个,是大多数是粉丝自愿加入进来的。而11岁范范学习武术已六年时间,不久加盟成为主角参与青蛇戏公子的剧目:“有时候就是一种天分,就给这孩子绑好‘腿子’没成想第一次练就像模像样。”

目前,济南西关高跷团已有抖音粉丝13.3万,小超团抖音粉丝4.5万作为两大组织共100余名表现者壮大仍然增添新的力量。“重点掌握平衡脚上要功夫。”王超介绍说,“剧目往往是一文一武丑旦、一矮一胖。”

制作简单:找粗细木棒钉托木踏板下拴绳漆油漆更好看规格由大至小适合大人用或适合孩子用。一直坚持20年的王超给贴款,说挣不了多少钱,每次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固定的地点定向邀请方支付费用平均生活费可抵消。此刻视频直播平台信息发布网络推广无门票欢迎大家观看助力非遗文化。(记者李焜染)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