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是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传人,他在武林中以“二先生”著称。他的父亲出身于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但为了遵守武林门规,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他在34岁时选择了自我退隐,并与尚云祥之间保持着誓言,一生都没有收过徒弟。在晚年,他通过发表文章在《武魂》杂志上,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形意拳史料和拳理的宝贵资料,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其影响力远达到了国内外。
清朝灭亡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对民间习武开始有所容忍甚至提倡。孙中山、冯玉祥等政界领袖积极推崇武术,以此来增强民族气节并对抗外敌。在这个时代,形意拳作为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实战技巧的一种运动,其地位空前显赫。
李仲轩留下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窥见那些曾经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传奇人物,如薛颠等人的功夫之高超,让现代人难以置信。而对于那些真正理解和追求深厚内涵的人来说,这些记忆是珍贵而宝贵的。
然而,真正练就一门深厚技艺并不容易,它需要不仅技术上的精进,还要伴随着道德修养和品行修炼。一旦达到一定境界,那么即使面对激烈挑战,也会选择优雅而不露痕迹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暴力的满足或是为了虚名而炫耀自己的力量。
传统中国武术今天已经逐渐失去了一些它曾经拥有的光彩,这主要归咎于1949年之后中国政府系统性地铲除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了对古代宗教团体及部分流派进行打压。这导致许多当时最顶尖的大师们被错误地定性为会道门成员,最终遭受牺牲,比如李仲轩师父薛颠,在1953年的某个日子里,在无数悲痛眼泪中离我们永别。
个人荣誉
他34岁时决定离开他生命中的另一半——他的战斗伙伴尚云祥,一生的承诺就是未曾向任何人教授过他那独特且神秘的情景与智慧。直到老年,他把这些知识透露给世人,用《武魂》杂志成为窗口,将这段至关重要但又易逝的历史信息带入我们的视野。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在书籍还是口头故事中,都有人谈论这个名字:李仲轩,因为他站在一个跨越时间边界的地方,是那个时代最终消逝的声音。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