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秘技峨嵋派的掌控艺术

流行于四川民间的火龙拳,是峨嵋派独特的拳种之一,源自古代武术家在峨嵋山上观察大青猴格斗后创编。关于火龙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清朝嘉靖年间由黄林所授;还有一种传言认为它出自丹道家太阳宗,据《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记载:“火龙功是一种养生保健的功夫,练好了可以把气练成一团火球,如珠走盘,在全身经络道路上循径滚转,不住流走。”显然,“火球”是比喻之词,但“火龙”名称之源可能来自此处。因此,人们推测火龙拳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火龙拳与峨嵋派其他拳术一样,将动力和静功结合起来,以吸收道家的内力为主,同时融入佛家禅修中形成了练气基础。其架式以含机桩式为主,其中包含含机手和含机步。在技击方面,以拧腰转胯为主要动作,用巧妙打击敌人,并借力使力,体现了矫健柔韧、以柔克刚的手段。

诗歌中有这样的描述:“逢中用提手,高采用破手,低来用弹手,伤人用剑手。”由于善于使用三叉手,因此被赞誉为“英雄十万家”,其中三叉手尤受推崇。“此名三叉手,一般英雄豪杰,无义不传他,如果得有此技任君游天涯。”

除了这些,还有三个套路:火龙拳、四平拳和蹲桩,每个都有不同的步法。整个体系包括了一百六十多个动作,以及五十多个主要动作和三寸多个主要动作,这些都是通过长时间修炼而逐渐掌握并完善起来的。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