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求神韵中国最有实战性的功夫杂谈-胡新朝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个人感悟

一、腰胯的主导作用

太极拳论中有一条真理,“以腰带,以腰脊之力带动四肢运行”。其实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认为它是皆之所有动作的真理,那就是教条,是死搬硬套。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腰和跨是两回事,有的动作是腰动胯动,有的动作是腰动胯不动。如果这两个概念不清楚,再怎么练也练不好。如云手一势,左脚向横向左迈步,上身向左扭转,收右脚向左移步。右脚横向向左移动。上身及两臂在向左、向右扭转时是以腰带胸转动两肩带臂以臂带手是一种180度的扭转,而两胯是不但不能随之扭动、反而还要微微向内(向右)合。这样的具体表现就是左膝微微内扣,这样才能牢牢稳住左脚踏实稳定,不然,不论刚落地时怎样摆正左脚,也轻不住胯的扭動而呈外八字。

二、需注意,运行中转换在肩,运化在胸

太极拳中的转换处非常圆活婉转,甚至达到了天衣无缝之状,一般不易被初学者看出和掌握。如基本动作的一些拗步搏掌或野马分鬃等,从上一步到下一步都需要精确把握每一个阶段和方向,如同舞蹈一样,每个姿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训练得来的。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一点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以前所谓“领劲”的地方,其实只是力量过于集中,没有发挥全身协调使用力的效果。

三、需分清身体各部位劲力转换

身体各部位劲力的流变,这就是各部分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一个过程。在太极拳中,我们常说“发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往往忽视了这些原则。在一些简单的手法里,比如揽雀尾或掤挤按,都要求我们的双手成为领劲点,但如果没有正确理解这个原则,就很容易导致整个身子失去平衡,让人给人一种空洞或者生硬感觉。

四、需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训练

要把太极拳练到外有形态,内有韵味,最终归根结底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一旦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即便再多努力也难以为继。这时候,只有加强基础功夫和基础训练才能弥补不足攻克难关。而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柔韧性进行提升,对髋关节进行拉伸,对踢腿控腿以及压肩下腰等技巧进行专项训练。此外,还需要我们对整体套路进行规范性准确性的要求,使其达到优美标准,不断追求更高更深层次上的精妙变化。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