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钓友们在找底时遇到的一个常见疑惑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料,为什么会突然变成4目呢?今天,我们将深入挖掘这个问题的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考虑你使用的找底物体及其重量与你所用的钓饵之间的差异。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流动区域或是养殖池塘中,那么水底通常都有不同厚度的“虚底”。如果你用较重的铅皮来寻找底部,因为铅皮容易穿过虚底落在实质性的“实底”上,当换上轻一些的钓饵后,浮标就可能露出更多。我的经验是使用与钓饵体积相似的橡皮块来寻找,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应该与钓饵大小和重量接近。一旦橡皮块比钓饵更重,就会出现类似情况。
我倾向于使用小型橡皮块来寻找,因为它们不会脱落,而且可以根据视线上的粗细以及浮标和轻重选择不同的橡皮块。这些四方形切割出的橡皮块由于其独特外形,即使鱼对它们不熟悉,也能帮助我们顺利找到底部。选择适合浮标2-3目浮力的重量或者稍微超过钓饵1或2目的重量即可,而过多或过少都不太好。
对于需要更精确控制的情况,可以采用反向验证法进行检验。在确定5目为准时,上挂 橡皮双下到达5目,然后将浮标往下移1目,看是否变成4目,如果没有变化则说明已经找到最低点。调整方法是继续往下移动直至变成4目,然后再次回到5目的位置。这一方法确保了既没有超出也没有忽略到最低点。
最后,在换上实际用于捕鱼的食物之后,如果它比测定的橡皮轻,你可以暂时保持当前状态观察鱼行为并根据效果进一步调整。如果感觉未达到最佳状态,不妨花些时间确保一切准备就绪,这尤其重要于釣鲫鱼,以免让食物穿透虚空而无法被吃到鉴于鲫鱼并非鲤鱼,不具备挖掘泥土觅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