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自学图解在社会中的浅谈与呼吸练习

我深入研究了陈式太极拳的24式自学图解,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中。通过对比与杨式太极拳,我发现两者在基础理念上存在共同点,如心静体松、立身中正等,但也各有特色。例如,杨式掌握五指微屈自然分开,而陈式则采用瓦垅掌,指肚微后张,劳宫穴需虚化,虎口要保持圆润。

学习陈式老架一路需要循序渐进地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立身稳定;第二阶段要求配合呼吸,让内气顺畅流动;第三阶段着重拳架准确性和动作流畅度;第四阶段侧重内劲充足和技击含义的理解;第五阶段则是达到刚柔并济、手法活泼而灵活。

经过多年的练习,我已经感受到了气的运转,有规律地按照拳架动作进行呼吸,使得手部发麻发胀,不由自主轻微擅动,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更喜欢太极拳。特别是在患病期间,即使不吃药,也能因练习而健康维持,这让我认识到太极拳呼吸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起与落”的呼吸配合,当手臂举起时吸气,当下按时呼气,“开与合”的呼吸伴随双手展开或合拢,“升与降”的呼吸同步身体重心变化,“屈与伸”的呼吸伴随手臂收缩或伸展,“蓄力与发力的”深浅相结合,以及“内旋与外旋”、“向心与离心”、“虚实交替”、“真假相间”的精细配合。在这些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应该带着适当的深浅长短,以达到整体协调的一致。

最后,我认为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以自然地达成真功,只要认真掌握每个动作规范,并且能够正确结合呼吸,就能感受到气感。这也是我学习陈式老架一路所得出的结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对提升和深造太极拳大有裨益。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