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谁都知道:“气沉丹田德润身”的口诀。也都知道“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的道理。即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是积累内气,以成内劲功夫。然后炼气化神,以使内劲具备“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功能。这是一般的修练常识。
然而为什么有的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内功很好,内劲修练的也很精纯,但一动手较技就出现气浮的现象,甚者喘满不止呢?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是不知道运用内气的方法造成的。也就是说,“气沉丹田”的精义,分为练、用之法式,练功时能够气沉丹田炼精化气,积累内 气形成 内 势。而在较技时 内 气分为两种而使用,一部分在周身运行,与外形匹配而成攻防拳势之用。一部分就存留在小腹丹田中而不向它处转移。而存留在小腹丹 田中的 内 气,则会自然凝聚,不论攻防较技多么激烈紧张,都不会产生喘满,这一点是习得了真正意境的人才能做到。
我这样说,或许有些习拳者认为是我自己的杜撰,但诚心讲,这确实是我在练、用功夫中切身体验到的。我借给我的《张氏短打拳》谱中,也清楚地看到了“指要”歌诀中提及这方面问题,现在录此歌诀如下:
紧闭牙关口莫开,
口开则力散无回。
须分存息常充腹,
贯通筋骨壮形骸。
翻复回旋身碾动,
杀手休将力放怀。
终朝习练常如是,
体坚胜似铁钢胎。
这些字里行间,便透露出了运用的秘密和谨慎。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明白如何正确运用这一点,即便是在最激烈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出现喘满或呼吸困难的问题。
这个问题被前人称作“虚胸实少腹”,即把心放在肚子里,也就是说,把精神集中到腰部以下的地方。在运动时,要保持这种状态,即使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也不要让精神松懈,让外界事物影响到你的中心,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力量,不会因为失去控制而导致疲惫或消耗过快,从而影响战斗效果。
因此,在进行任何形式的训练之前,最重要的是确保你能稳定地维持这种状态,使得你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而不是随波逐流。这需要极高程度的心理控制和身体协调能力,只有达到这一点,你才可能真正实现一个完美无瑕且强大的战士。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