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谁都知道:“气沉丹田德润身”的口诀,也都知道“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即使内功很好,但一动手较技就出现气浮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不知道运用内气的方法造成的。
在练功时能够气沉丹田炼精化气,但在较技时内气分为两种使用,一部分用于外形匹配成攻防拳势,而另一部分存留在小腹丹田中。如果能将这两种使用方式掌握,就不会出现喘满的问题。而这也需要通过修炼来达到,使得自身松沉稳健,同时保持轻灵敏捷。
《张氏短打拳》谱中有歌诀提到:“紧闭牙关口莫开,口开气泄力何来。须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这句话说明了如何正确地运用内氣。在练习时要注意,将谷道一撮、玉茎一收,使下方之氣尽提于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氣尽力一收,使上方之氣尽归于下而不上散。这样才能聚精会神,无处不坚硬。
唐顺之在《观峨嵋道人拳歌》中说:“鼻息无声神内守”,即指的是当打拳时,由始至终总是让内気静定,不让它移游走。这就是“存气常充腹”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发放人的瞬间,不要让沉在丹田中的内気升浮到胸中,这样才能避免生出喘满嘘嘘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呼为补”的技术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杀手空怀”病痛症状。这包括骑马步和直拳(或掌)结合的一种特殊打法,即直步冲拳式练习。在进步和冲击到位的瞬间吐出声音,让胃脘里的內氣流入丹田,这叫做“贯入”。长期练习这种法则,可以使內氣充足,不再有喘息的问题。此外,还有上贯和下贯两种线路需要同时存在,以达到周身柔韧且内部力量强大的效果。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23
2025-05-13
2025-05-15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