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术门派心意拳人物的内在修为

一、意拳起源

意拳,又称大成拳,是中国内家拳术的一种,源于心意拳(也称形意拳)。相传南宋年间,民族英雄岳飞创立心意拳。岳飞被害后,朝中奸逆处于对岳飞的恐惧,下令如有练习心意拳者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明末清初,浦东道人姬隆风祭拜终南山王庙,偶得王拳谱。姬依照拳谱,昼夜练习,反复研磨,深悟其奥,以致将已失传的心意拳得以延续。

二、洛阳意拳简介

60年代,由杨绍庚先生从北京带至洛阳,并开始了传播。在张三立先生的努力下,在2013年成立“洛阳市意拳研究会”,向广大市民传播养生桩,并在2014年6月获得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意拳在洛阳的传承:由王芗斋、杨绍庚到张三立等人。

传承人介绍:

杨绍庚先生是云南昆明人,从小酷爱武术。在40至60年代,在王芗斋老师指导下精研 意大利语。他利用各种条件曾拜会了不同时期的名流,对不同的见解提出真灼意见。他结合现代体育理论,用生理学、运动力学和运动生理学理论,在古稀之年写出《 意大利语诠释》,丰富与发展了 意大利语理论,为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三立先生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医世家,是杨绍庚先生的弟子,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传人之一。他任现任洛阳市意炮研究会会长及总教练。

三、 意轻养生功医疗作用

据卫生组织调查,大多数现代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情绪问题。而通过专注身心锻炼,如站桩等,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整体健康。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