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武术中的奇葩,它不仅能够养生,还有着令人瞠目的技击效果。据拳前辈所说:“挨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其神威震慑了无数江湖儿女的心灵。那麼,陈式太极拳如何练出超强的功力呢?各家拳论各有千秋。余人多年来认为,练就整体劲是陈式太极拳超强功力的关键之一,而“松得开合得住”与整体劲的形成密不可分。
有的拳论云:“得大松者得大道”,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松”在太极中的重要性。所谓放松,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全身关节都要松开,肌肉全都放松。拳论中讲“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只有真正的松才能使筋骨伸展拔骨,使经络活泛气血畅通,使腹胸静定气腾然,使心下沉降气沉丹田。这就是为什么不会“ 松”的人是绝对不能做的,因为它决定了整个过程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松”的理解必须是辩证地加以认识,不仅仅是在外表看似懒散,更不是真的没有力量,而是在坚实而稳固的力量基础上,让身体和内心都能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状态。
那么,“合”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常常提到的内三合外三合,这就是最直接体现出的“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这是外三合;而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则是内三合。这意味着每个部分都需要相互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周身上下的高层次的一致性。在行功走架的时候,我们始终要求动作连贯,一动全动,上下相随,每一个部位都是通过一个完整且精确的小步骤实现这一点,这本身就是一种集成。
这种集成性的运动方式使得每个部位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集结于一点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而这样的集中力量并非简单靠单一部位努力,而是一种周身上下所有部分共同合作,以至于任何一个人或一部分都不足以代表整个体系,因此才会产生那样的惊人的爆发力。
现在,让我们用具体的一个招式——掩手肱拳——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合住”。
预备姿势时,我们首先要站立中正,用脚掌蹬地,用腰带引导方向,用手臂作为弓箭般紧绷准备好突然射出。当你准备好发招时,你迅速转移重心向左,同时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让右脚蹬地,然后快速转腰拧裆,并同时转胯膝踝,将劲顺着脊背沿上行至肩肘腕再到右手面上。你还使用重心快速移动带来的惯性增加右手打击力的同时左臂弯曲后方推送,与之形成对拉力,从而保持身体平衡,同时增强打击力的效果。这正是一个典型例子展示了腰裆之间默契配合及各部位协调一致组成了一个整体融为一体有效果力的表现。
因此,在进行陈式太极训练时,要注意两者的结合,即既要让身体完全放松(即" 松"),也要确保所有行动都是精准协调(即" 合")。如果只是单方面追求" 松" 而忽略了" 合 ",那么你的技艺将无法达 到最佳水平;同样,如果只注重技术上的完美,却忽视了一切柔软和放弃,那么你的攻击将缺乏必要的爆炸力。此外,“矫枉必矫情”,过度追求某一方面会导致另一方面出现问题,所以必须找到正确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度同步和效率。
2025-03-31
2025-04-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