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肢弓(双臂弓)
太极拳中,双臂弓的形成是通过腕关节和肩关节构成的两张弓。其中,一端是可以自由移动的手部,而另一端则与躯干相连,相对固定的是肩部。这两个位置分别被称为手(梢节)、肘(中节)和肩(根节)。我们应发挥手的灵活性,并遵循“以手领劲”的原则,让手成为攻防的前沿士兵。如果需要让手到达指定的地方,就要直奔主题;而如果要靠肩来带动,便会舍本逐末。
同时,我们还需注意的是,手的运行必须有个“度”,既不能伸得过远使得臂弓失去作用,也不能收得过近,使得肘关节夹角小于九十度。松肩拉肩,即常说的沈 Shoulder,是为了让腋下空出,以便于肩关节起落灵活地运转自如。在技击对抗中,当我方身体受到力时,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我大臂向内,谓之懈 shoulder;第二种是我大臂向外,谓之翻 shoulder;第三种是我大臂后抽,谓之耸 shoulder。正确的运动方式是松肩、拉 shoulder,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臂弓的中正。
二、下肢弓(双腿弧)
下肢 弧由踝 关節 和 胯 关節 构成,其膝 关節 作为 弧背 的重要位置。此处要求五指抓地,以确保整个身体稳固并且能够在各种来力的催动下保持平衡。而胯作为腰腿结合部,其关節也是相对固定的,可以有限制地旋转。腿 弧 主要作用是在进退、顾盼等各个方向移动,同时支撑躯干完成这些运动。在松胯的情况下,腰腹部能够象 中 轴 一样活动自如。
三、腰 弧
腰 弧又称身 弧,是太极拳所强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要求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裹。当胸椎与尾椎内含里裹,我们就具备了五张 弦 中最重要的一张——身 弦。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做到百会穴虚领,以及颈椎竖起,这样才能够使脊背拔长,从而产生顺劲效果。在含胸塌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使重心下沉,使气沉丹田,从而达到稳定平衡状态。
四、总结
一身备五 张 是 对 太极拳 行 拳 走 架 甚至推 手 实 战 的 总 体 要 求,每一个拳式都可以用这一标准进行检验。如果想要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要求入手。这包括梢 节数 领 劲 和 两 头 卷 曲,这是五 张 形 成 的 必 要 条 件。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全身上下的协调就会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一身备五张”不仅是一种武功实践上的训练,更是一种体悟自然规律和人体结构协调性的深刻理解。在自然景观中探索这种理念,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本质和宇宙间一切事物之间微妙联系,为个人修行提供了宝贵指导。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