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论“太极”:太极真的是个好东西。它不仅是划圆,更是一种有氧运动。但那些招式是无所谓的,关键在于太极的意和背后的道理,这些都非常得好。
筋骨:我曾问过他是否遇到过天然的筋骨强健、身体协调、身手灵活的人?这样的存在并不多,他说百人中难有一二。如果交手,他们常常会出现僵持的情况,这时谁更耐得住性子就能获胜,但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他的根稳定,不动基本上没有人能弄动他。
家父经历:记得他在部队时,有一次与一个大个子的战士比试摔跤,那个人高马大,灵活异常,可以举重机枪三十四下,而且在部队中的摔跤技巧也非常出名。一次吃完饭后,在众人的怂恿下,他们决定比试。在交手过程中,当对方开始发狂似地攻击时,他突然被推到了旁边兔子窝里,一脸兔屎。这件事情家父对我讲了无数次,每当我们聊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他都会说给我听:“至今,我也不知当时是怎么回事。”
力、气、意:这是行气的机构。力从气中来,气从意中来。
养炼悟:我询问他关于养炼悟的问题。他解释道,无论是养还是炼,是一种悟,只要养好了,悟了,就可以达到炼功效果,没有必要专门去练功。
推手与摔跤经历:另一次经历是在我家里住的时候,与一位多年前的老朋友相遇后,他们谈起推手这件事。那位朋友对推手赞不绝口,并希望家父尝试一下。当那人催促家父试一把时,尽管开始犹豫,但最终随着对方几番请求,最终家的父亲只是轻轻一抖,那人便直接坐在地上了,然后匆忙告辞离开。
怪事:即使不练功,也丝毫不会退步。我和兄弟两人联袂无法胜过他。他总是不练,而武功却丝毫未减,从小到大,我们两兄弟一直不是他的对手。
别人的问题: 人们总问我这些年还练不练。我回答他们说不需要每天早上去公园摆开架势打拳就叫练功。其实,我每天做饭扫地抽烟,都在心底想着过去的战斗经历。在回忆这些经历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武艺并未退步,还精进了许多。而且,这样的思维对于健康也有益处,所以,即使看起来平凡如做饭扫地抽烟,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修行,不需要像他们那样苦苦训练。
意念关键: 不管是什么样的修行,都必须注重意念,因为身体都是松弛状态,只是在那瞬间转变为紧绷,然后又恢复为松弛状态。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兼备,让敌方无法预测你的下一步行动,使你拥有更多制胜机会。
惊弹崩冷爆: 家父认为必胜信念爆发出来,便可称之为无往不利。狗闪猫纵虾蹦,就是这样一种惊弹之力,这对于其武学来说是一个核心原则。
精神修行: 家父有一个习惯,就是一个人静静抽烟,他称之为精神修行,说自己虽然一个人坐在那里,却也是在不断修炼,同时保持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此提升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战斗准备度。
放松与集中: 我们曾一起讨论放松与集中直到深夜,对于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实战提出疑问。然后,一位体格强壮肌肉发达、横宽竖大的歹徒站在面前,你是否有把握打赢他?或假设这个男人要伤害你的母亲或者女儿,你能否保证自己能打赢?面对如此问题,我感到困惑而不知如何应答,而家父叹了一口气:“看样子,你还是没明白。”
卧式训法: 关于卧式训法,我一直努力理解。他用玩笑语气回应我的质疑:“如果你开一个武馆,把十几张床铺成一片,将人们睡醒睡觉,用心去体会,它确实是一种独特的修身方式。”尽管我们都觉得这个建议有些荒谬,但是这种方法本身蕴含着深刻的一层意思——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来达到提高自身素质和力量的手段之一。
技击发力时间差: 技击发力的关键点之一就是瞬间吸气呼气守护之间选择自然流畅,没有固定的规定只能吸入才能施展威胁,或许应该呼吸,或许应该守护;但必须自然流畅,即便只有半秒钟,也足以产生巨大的力量释放。此外,在技术使用方面,要避免硬碰硬而采用柔软策略,以取得最佳效果。而且,每一次挥拳或施力,都必须充满必胜信念,如同牛角驰骋般迅猛不可阻挡,使任何挑战者望而却步。在这一点上,我们始终坚持使用拙劲而非巧劲,以保证最大程度上的成功率。这意味着我们的动作虽简单,却蕴含深厚的心理素质和技术储备,让一切皆可掌控。
家庭传统教诲
家庭传统教诲源自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智慧。
在家庭内部,有很多故事被家族成员相互分享作为教育工具。
这些故事反映出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他们如何共同发展心理品质。
通过分享个人经验以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等方式,家庭成员建立起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通常基于爱慕关系,比如亲生母亲给予孩子爱护保护性的行为,以及父亲给予孩子鼓励支持性的言语等。
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情感连接可能表现为共享某些文化价值观或宗教信仰,如尊敬长辈权威等值观体系。
通过这些故事共享,不仅能够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还能够培育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社会责任意识。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