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用武术的社会背景下,太极拳技击作为一种保持个人平衡并破坏对手平衡的运动方式,其实践中对轻重浮沉的重视尤为重要。影响平衡因素,从主观角出发,主要体现在劲力分配的轻重和呼吸鼓荡的浮沉上。“太极轻重浮沉解”将这些要素细致地分析,并划分为十二种情况。
对于轻重,总共有六种:全轻、偏轻、半轻、半重、偏重和全重。而对于浮沉,也同样可以划分为六种,每一种都涉及到气息与呼吸深浅的问题。在太极拳中,这些名词都是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联系又制约的一组概念,不得采取任何极端做法,而必须进行辩证处理。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
古典拳论中的“阴阳诀”和“虚实诀”,阐述了这套理论,并根据实际经验说明了如何应用阴阳与虚实。这两者是太极拳行动走架打手时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它们决定着技击效能高低。
单一使用双方劲力,或许会导致大虚大实的情况出现,这样的状态容易造成身体失去平衡。而过于集中在一方劲力,则可能导致另一方面变得过于柔弱。因此,在推手过程中,要通过调节阴阳来达到平衡,以确保能够应对各种变化。
同时,对于呼吸也需要紧密结合动作,将其融入意念之中,使之成为动静变化的一部分。这样,即使是在快速变换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身心上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就好比是一个气球,一旦掌握其中规律,就能自然而然地贯串整个练习过程。
最后,无论是走架还是打手,都必须先以意动,然后再以身动,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最终达到太极拳技击中的高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