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练习武术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舞蹈,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需遵循着生理与技术之间微妙的平衡。
首先是颈部,要松而不软,要竖而不僵。想象上竖之意,让下颌微收,以利于头部“虚顶领劲”的形成,以及脊背上下相拔的感觉。肩关节则要沉且虚,不仅要避免僵硬和耸肩,还需保持腋下的自然外撑,这样才能保证手臂掤劲顺畅。在推手时,更应注意防止出现夹腋和匾现象,这些都是练习中的常见问题。
肘关节则要求坠沉,但不能轻浮或过度外翻,而应该保持微曲并有向外掤劍的手臂感觉。这是陈式太极拳中最基本的劲力技术要求。腕关节则需要随着手臂动作而变化,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以确保整个手臂能顺畅地传递出掤劍及其他类型的力量。
脊柱椎骨所形成的生理弯曲——胸弯,要有拔抻和绷紧的情感感受,而腰部则需要垂低但不能弯腰,它既是重心稳定的关键,也是避免气浮的一道屏障。而腰以上身体部分及手臂动作多半因腰先动而随之运动,因此它起到启领带动作用至关重要。
胯部关节和肌肉要开阔成圆形,即字母“n”形状,使得步法进退灵活,并使重心能够平稳移动。此外,膝关节需灵活转膝以配合重心、身法变化以及步法进退,而腿部还应催促上升,使缠丝劲贯串完整无缺。
最后,在行走时脚踝要定主旋转,与足底踏实相呼应,当身形发生变化时,则固定踝下部分同时旋转踝上部分,从而维持整体平衡与协调,为完成一套完美无瑕的陈式太极拳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