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通背,这是一门历史悠久、理论丰富、实用性强的武术体系。它由宋朝初年的道士陈抟创立于武当山,后来在清朝被皮货商鲁云清传给北京石鸿胜,从此白猿通背的正统流派便在北京发展而来。
一、传承明晰
白猿通背的传承线路清楚,自创始人陈抟以来,一直沿着正统线索传递至今。在我之前学习的五代师傅中,其主要传人的谱系如下:
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师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气质,而这四张照片在央视《天涯共此时》节目中也曾被嘉宾使用,以确保其真实性。
二、体系完整
白猿通背包含拳法、内功和器械三大部分,是一套完整且系统化的武技。除了基本拳术和内功练习之外,还有一套独特私房功夫——练操桩打袋,这些都是为了提高防身能力而设计出来的。
三、理论科学
《易经》的指导作用
白猿通背创始人陈抟是对《易经》学问极为精深的人,因此他将《易经》的理念融入到拳法之中,使得拳理与易理相结合。这一点体现在如“柔刚并济”、“阴阳协调”的训练方法上,它们不仅能够帮助修炼者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也能增进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中医理论基础
行走于古老武技中的白猿通背,将腰部作为核心,要求动作要依靠腰部带动四肢百骸运动。这个做法符合了中医学对于任脉和督脉循行位置以及足三阴、三阳经络分布的一般认知,有助于延年益寿,并可能抗衰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这种技术既适合修炼,又可用于日常生活健康护理。
《孙子兵法》的指南作用
从《孙子兵法》那里的战略思想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如何以少胜多,用智取胜。在我们的训练过程中,“避实击虚”、“借劲打人”等策略也同样运用其中,让我们的攻击更具策略性,更有效率。
现代科学知识应用
现代物理学原则同样被运用到了发力大和准确利用力量上。比如,在发力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力的大小与质量和加速度有关,同时快速移动物体可以产生巨大的穿透力。而在正确使用力量时,如借助对方力量或顺应对方方向增加力量,这些都是基于现代动力学原则所推导出的战术。
四、体用合一
由于 白猿 通 背 强调实际效果,所以它既是高效提升个人防身能力的手段,也是一个集成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大型项目。我个人的开悟弟子严国兴就凭借这一门手艺,不断获得各级散打冠军称号,甚至击败过来自日本高手江口雄章等众多对手。他就是这样一个例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门技术,他不仅提高了自身战斗能力,而且还能够在正式比赛中展现出卓越表现。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5-21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