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功练法犹如听雨知春吴玉静 张胜杰

中国武功的练习之道,犹如听雨知春——吴玉静 张胜杰

在太极拳的推手实战中,“听劲”这一术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听劲”,并非简单地用耳朵来感知声音,而是指一种深刻理解和感受对方动作变化的能力。这一能力,是通过皮肤的触觉、内体感觉以及心灵神经系统的感知综合体现出来。

关于“听劅”的定义,在文献资料中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将其视为太极拳中的推手技巧,指的是在推手时准确感知对手力量大小、方向和变化的一种能力。这需要练习者具备敏锐的身体感觉和良好的反应速度。另一种解释则更为广泛,将其视为一种全身性的感觉训练方法,不仅包括了外部世界对身体各个部分力的传递,还包括了内部自我调节与平衡的过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人往往误解“听劚”只是一种依赖于耳朵的声音判断,并不真正理解到它与耳朵之间密切联系的事实。其实,这里的“听”字用得非常精妙,它直接关联到了我们内观察世界的手段,即通过我们的整个身体去感受周围环境而不是单纯依靠眼睛或耳朵。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并不仅仅依赖于五官,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视觉、触觉、本体觉(即肌肉和骨骼接收到的反馈)以及前庭系统(负责平衡)共同协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耳”来描述这个过程是因为它涉及到了位觉,这是一种通过内耳迷路末梢细胞检测头部位置改变或加速运动信息的手段。而这正是太极拳推手中所需的核心技能之一:能够迅速调整自身重心以保持稳定,同时破坏对方重心稳定的技术。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提出了十个基本原则,其中包含了许多要求整体性,如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等,这些都强调了在进行任何动作时必须考虑到整个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移动,以达到最佳效果。这样的训练使得位觉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面,更能代表全身状态,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

因此,可以看出,“听劚”的确需要用到“耳”。这是因为当一个人进行任何动作时,无论是转头还是做出其他姿态,其重心都是随之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会被位于头部内耳中的位觉得器捕捉,并通过大脑处理,最终影响着人的行为。如果没有正确地利用这些位觉得器,就无法实现真正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及预测并应对外界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每一次微小且无意识但却至关重要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那些隐藏在我们后方工作的小小英雄——我们的眼球、大脑以及那个常常被忽略但又不可或缺的小工具——我们的内聋器官也就是我们的两个颞下窦。

标签: 带七的武功秘籍降龙十八掌小人图为什么不建议学八极拳神级功法大全中国古代武学秘籍录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