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太极拳大师李和生的指导下,我有幸学习了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2007年5月,我开始了这段练习之旅,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收获颇丰。练习太极拳时,经常会听到教练强调“练腰先练撤腰”,要把腰训得“动”起来,使其能够前后、左右、上下的转动。
通过近半年的刻苦训练和悟透技巧,我逐渐找到了些感觉,我的腰被我训得疼痛、热情洋溢,有时甚至出汗。我发现,当我的腰越来越松活,也让我体会到了一些乐趣。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要練撤腰。在太極推手中,化为发是进的原则之一。每当接手时,都几乎都是先化,这意味着先走腰、撤腰。这有助于让对方摸不到我们的劲端,让他们找不到我们的劲源,是太極内功推手的首要原则之一。此外,練習撤腰也能帮助我们防范後仰摔倒。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大多数人不是顶抗就是後仰。如果我们能先撤住自己的重心,那么就可以降低重心,使身躯整体前俯,以防止重心失衡或後仰跌倒的危险。
接着,我们探讨如何練習撤 waist。我可以單獨訓練,也可以與對方進行對練。在單獨訓練時,可以將雙脚分開站立,並將重心置於兩腿之間,用雙手向前平伸;在對練中,一方用雙手平伸,而另一方則拉住對方的手臂。当对方施加压力给你的双手或身体,你就应避开他们的劲源,将身体重心慢慢地转移到后脚上,同时确保脚掌着力点不会过于靠近脚跟随着对方施加压力的推进,将身体向后移动至命门穴附近,并含胸垂肘至极度弓背,再将身体向后移去,同时使前脚自然轻浮并缓慢离地浮起,然后脚尖也悬浮离地,与重心一同向后移动并反复交替换位。
关键的是,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灵活放松?根据我的理解,要达到一个水平,即风吹草动就会像兔子一样快速反应,这样即使对面突然袭击,也无济于事,就像是掉入深渊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向你施加任何气力都将变得无效。这要求我们不断修炼,不断感悟,最终达到一种自动反应,不需要意识参与。
然而,在进行这些运动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一旦开始进行这些活动,我们应该专注于腹部,而非腿部,每一步的退缩都是由腹部引导。如果没有腹部动作,那么腿部也无法有效行动。因此,无论何种情况,只有腹部作为主导者,腿才会顺从地行动。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头顶与尾闾相对应的直立姿势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心线不被破坏,从而维持稳定的中心和重心位置。
总结来说,“主宰于腰”、“以足为基,以膝为权,以髋为机,以脊为轴”的理念体现了太极拳中的重要性。但为了成为真正的大师,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修炼,不断悟透每一个细节。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小路,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达成目标——成为一名真正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的人。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