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坐卧立中的太极:马权友指引我们在24式中翩翩起舞
人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如果我们把太极拳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做到行走坐卧立都在太极拳,那么,功夫不会负有心人,终有成功之日。现就将我平时行走、坐、卧、立中太极拳的方法总结一下,以便我更好地体会太极拳或给别人以启发。
步行时,我头要虚领顶劲,下颌微收,目光平视,不仰不俯,脖子轻轻上拔,使衣领轻轻贴于脖颈皮肤。不挺,自然放松;两肩松沉,肘下撑开,腋下空,如夹一个鸡蛋;手臂放松,一般摆动。我迈步松胯,全身放松,只感觉脚底除脚之外没一点分量。脚落地时五趾抓地,将力气往地下使劲,以便地面给予反作用力。后脚跟更要实,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有根”。我的神意在后脑勺,我呼吸坦然。
骑车时,我主要是心静体松,不紧握方向盘,只需如同练习太极剑一般稳定握持。我保持肩膀和肘部的柔软,上半身随着车辆摇摆而自然放松,而不是撅起臀部塌腰。我双腿蹬踏轮子的时候,将意念设想为一虚一实,就像打架中的重心转换一样。目光前视,不低头,用余光监控路况。
坐着可以练习内功,以调节心情和呼吸,同时培养内气。这具体表现为双腿屈回,大腿平放在椅子上,与足尖相对顶端略微向内倾斜。一开始保持身体稍微前倾,但不要过度弯曲背部,让胸廓尽可能向后推送。在这样的姿势下,我试图通过腹股沟和小腹区域来加强肌肉力量,并且同时拉伸大腿与髋关节的肌肉群。当感觉到了这种力量流动并散布全身,便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躺着睡觉之前,可以默想某个套路或者是整个24式,从这个过程中用手带领自己的内气进行旋转,这样可以增强我的内功感受。如果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去专门练习长时间的太极拳,可以通过日常活动——比如步行、坐或站—来补充练习,它们对防御健身也有很好的效果,即使比单纯练习还有效果。此外,这些行为也能帮助我总结和理解自己的太极训练经验。
最后,在站立状态下,如同学习桩功一样,也能够产生深层次的太極內氣效应。虽然坐在办公室里休息有一定的益处,但站在办公室里工作,对于提升腿部力量以及感受到从地面反馈来的压力,以及培养出更加均衡分布的人体内部气场,都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比起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还能让整个人感到更加舒适自如,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完全可以尝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让自己更多时候站起来办公。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站立,而是一种特定的姿态:两只脚张开形成圆形形状;头顶天际,一边侧脸则隐约收缩;身体完全放松,无任何负担;每一步都像是在地面挤出水来,然后再次返回空隙,而后跟则需要坚实承担这些重量上的压力;肩膀应该降低至最低点,同时肘关节打开并撑开腋窝之间留出的空间;精神集中于丹田区间,在那里寻求宁静与安慰。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一次呼吸都似乎能触及更深层次的心灵世界,更好地清理杂念,从而达到一种奇妙但又简单的事物——闹市里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