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贤讲解太极拳24式每一式图解视频反复探索套路核心要素

世间万物遵循生长、发展、消亡的自然规律,中国文化中认为事物变化遵循阴阳交替。太极拳亦非例外,其推手法则是沾黏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而套路也有其内在规律。本文基于多年练习体悟,总结了练习套路除了必须贯彻太极拳身法要领(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等)外,还需把握四大核心要素:①腰为主宰;②虚实变换(动步重心定,定步重心移);③重心钻地心;④节节贯穿。

腰为主宰

腰为主宰指的是通过意念控制,腰部带动四肢。在完成拳路时,腰承上启下起着关键作用。我理解的腰,不仅仅包括尾闾上的命门穴,还应包括胸椎和颈椎,因为脊背上的神经直接控制上肢运动,而腰上的神经直接控制下肢运动,因此需要保持腰胯松软而非僵硬。

虚实转换(动步重心定,定步后重心移)

郭蕴堂等人提出的“动步时重心定”和“定步后重心移”,笔者认为这意味着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中心,并在停止后调整中心位置。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动步时重心定”要求当尾闾坐在右脚跟上时,无论左脚提起前移到何处,都不能移动尾闾,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腰带动四肢,同时体现出意气要灵。

“定步后重心移”则是在虚脚落地踏平之后,将实际的中心逐渐向虚脚移动,但这种移动只能是轻柔且逐渐进行。

重心钻地

太极拳中的每一次运作都应该使得身体内部感觉如同流水般流淌,从腹股沟通过足踝至涌泉深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想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全身松开才能实现。它通常应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当提起一只脚时将另一只脚再次确立,然后将第一只脚徐徐抬起并送往前方,这种运作同时涉及到使用臀部产生反弹力以帮助抬腿,同时也体现了正确使用意气和气血来形成内劲。

节节贯穿

这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由一种式转入另一种式,要顺势进行,使整个过渡过程光滑连续而不是突然跳跃或停顿。这意味着每个姿势之间都应该有序无缝,以达到骨节之间相互连接的效果,让整个行走与打击看起来像是在不断流畅变换一样。此原则要求练习者必须全身松透以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只有通过不断修炼才能掌握此技巧。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