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球与丹田自弹:古武功法秘法大探究
在我三十多年的太极拳修行生涯中,始终把“行功太极球”视为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技艺源远流长,早已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我第一次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五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我的访问期间,都对这项技艺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深入研究并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并最终出版了一本关于“陈氏太极拳行功太极球”的书籍。这本书不仅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还激发了一系列关于太極球与內功關係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这项古老而神秘的技术还有许多未被发现或未被深入探索的地方。
太極球演變
從石頭製造至今,傳統的太極球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我曾見過一顆重達三十公斤、由青石材製成的大型太極球,那是1943年的事。而到了1970年代,我買到的則是一顆用鋼板制成、直徑二十六公分、高十四公斤的小型現代化版。這顆小巧精致的小天地伴隨著我練習超過二十年。而現在,有些工藝處還會根據不同需求,用鋼或黃銅制作出不同的重量和種類。
習練與丹田自彈
習練「行功」需要通過三個階段來完成:首先要從內部開始,即脐下一寸半處丹田;然後轉移到身外物體,如我們使用的手持天地;最後,在這兩個層面上找到平衡,使腹內形成一個像樣子的氣場,這就是所謂「由外及內」的實踐。
當腹部逐步形成能夠發揮作用時,就可以進行「丹田自彈」。這意味著你可以將手掌放置於腹部,並讓它向上升高幾分鐘甚至更遠。隨著你的進步,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能夠將輕微物體如一顆石塊向上推舉數十厘米高,這種能力叫做「懂劲」,它使得你的肌肤更加敏感,可以感應到對方任何動作,並且迅速反應。
保健效益
除了技術上的挑戰,練習「行功」也具有顯著的人體保健效果。每完成一次十八式中的哪咤探海,一顆七十多斤重的地 球就會以腰椎為軸點旋轉,它不僅調整了全身氣血,也疏通了經絡,是非常有益於健康長壽的一項活動。如果你持續不懈地練習這項技藝,你將享受無比快樂並獲得長久健康。
最后,我希望所有熱衷於學習此技能的人們都能保持耐心和毅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領悟到其中蕴含的奧祕。我相信,不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老手,都能從這篇文章中獲取一些寶貴的心得和啟示,以助於您在旅途中前進一步。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3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