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准备撤营回大本营,左后方是他们奋力攀登过的透明梦柯,此刻,不舍在蔓延 刘泉雨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凌峰社(以下简称北航凌峰社)在北航60周年校庆之际,向母校献上了一份厚礼——公布2012年暑期凌峰社登山队、科考队活动报告,并推出了凌峰基金。一方面与大家分享登山队和科考队的暑期实践成果;另一方面设立凌峰基金用以推广学生群体户外运动,使原本花费较昂贵的雪山攀登、户外穿越、攀岩竞技等活动更为平民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北航凌峰社社长刘欣说。
2012年暑假,北航凌峰社登山队成功攀登透明梦柯东峰(海拔5483米),全队3人登顶,11人到达海拔5275米高度;科考队考察内容为中华对角羚羊生存现状的调研与保护,队员前往青海省西宁市、共和县、刚察县、海晏县进行实地调研及保护成效分析,并在当地开展了关于保护中华对角羚羊的宣传活动。
雪山印象:5483的无与伦比
今年是北航建校60周年,选择一座有知名度并且有一定高度的山峰对于登山队的发展壮大很有益处。经过理事会的讨论,我们最初决定攀登卡鲁雄峰,后来因为各种意外情况放弃,选择了祁连山区大雪山段的透明梦柯山峰。本届的登山队队长曹欣说,透明梦柯没有让我们失望,她的美是没去过的人想象不出的。
登山队中有好男人,也有小萝莉,有高富帅,也有知心大姐。他们一起同吃同住15天,在雪山上,他们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过命的交情是对这段友谊的最好诠释。
登山过程中不时有队员因为身体等原因不得不留守营地,成功登顶更是十分艰难,那天真是天不遂人愿,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一直在下雨,中午队员们冲顶时,降雨已经发展成暴风雪,极端天气只能让我们分成两组冲顶。队记全韬说,自己命中注定要与透明梦柯东峰峰顶擦肩而过,那时候雪下得密密麻麻,能见度降到了数米之内,雪已经没到我的膝盖,这种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选择了下撤。在海拔5275米,B组队员到达了目前为止他们人生的最高峰。同时,A组最终有三个人成功登顶了。在透明梦柯雪山的顶峰,队员刘泉雨冒着风雪给队友们拍照,他说,山顶的雪很大也很眯眼,但我还是努力用相机把这珍贵的瞬间拍了下来,用最现实、最直接的方式记录下大家当时的状态。
走进青海:温暖对角羚、温暖自己
相较于登山队的豪迈,科考队的经历却丝毫不显得平淡。我提出这个课题后,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中华对角羚的存在,更别说了解它的生存现状了。北航凌峰社科考队队长王艳,就是靠着自己对这比国宝大熊猫更珍贵,比藏羚羊更稀少,比朱更濒危的物种进一步了解的念头,成功说服了其他队员在2012年暑期走进青海,走近中华对角羚。
120天的辛苦准备后,6月26日,北航凌峰社的科考队员们启程青海。作为财务,我要向大家忏悔,跟着财务没肉吃啊!队员王莹现在还觉得这20天的行程不可想象。十个人挤一间房,有的时候会直接被踹到地上,沙发都要抢着睡。20天里,科考队员们在西宁实地采访、了解官方保护举措,在刚察县鸟岛保护区取得第一手资料、搜集样本,在共和县前往高山牧场中华对角羚栖息地实地考察,在青海湖及周边湿地、沙漠记录数据,在环湖赛与兰州大学绿队的同学一道宣传。
我们想了解当地藏民对于中华对角羚的保护状况,但是语言不通,幸好有森林公安局尕藏久迈警官,他帮我们一张张地用藏语写明信片、写条幅。当地的百姓一开始不清楚我们要干什么,都只是围着看,后来知道了我们是要保护对角羚,还向我们竖起大拇指。那时候,我们介绍得嗓子都哑掉了,但是心里却很暖和。科考队员崔栋谋觉得一点点温暖带给他无尽的力量。
一路向北:收获的不只是改变
我们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样本,亲眼看到了中华对角羚的生活状态,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物种的存在,知道有这么一个需要被保护的物种。王艳说,而我们活动的更大价值是希望更多的人走进青海,走近中华对角羚,关注并保护这种珍稀物种。
登山是一种挑战,平凡的细节是坚持攀爬的动力。我们在一起生死相依,收获友情、收获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我们仍然保持对自然的最大敬畏。全韬说,我们在攀登中挑战极限,在行走中探索未知,在自然中完善自我,这是凌峰社的理念,也是想要告诉每个人、每个年轻人的起码坚持。
登山队队员齐乐在珍贵的记忆中捡拾当初行走时的宁静:在登山的过程中,心里总是平静的。没有电脑、手机消耗我的时间,没有无所事事地宅在宿舍,心里面只会想着下一步脚该往哪放、想着队友的身体状况还好吗?想着怎么去大口大口地吸气呼气,想着什么时候能吃到大本营的哈密瓜,想着队友的笑脸......然后微笑着继续前行。也许,你只在智能手机上玩滑雪游戏,只在教科书上了解濒临灭绝的物种,不过,你也可以趁年轻走出去,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社团简介:
凌峰社,大学生旅游实践营成员社团,成立于2001年6月22日,原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攀岩俱乐部,后更名为凌峰社,并于2004年11月4日组建登山队,次年组建科考队。社团宗旨是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宣扬在攀登中挑战极限,在行走中探索未知,在自然中完善自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