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震脚?观看部分学员的演练后,发现仍存在问题。以下是针对性的讲解与分析:
一、原则
震脚必须如出拳,以“用意不用力”为根本原则,不应依赖蛮力的使用。
二、要点
足趾分开,脚面放平,脚底板平面落地,“足心含空,涌泉穴要虚”,类似拍巴掌时掌心空而声音大,这样能发挥最大力量。
震脚时需意到气到力到,同时发寸劲:要求在未接触地面的同时腿部完全放松,然后靠惯性击地进行震脚;重心保持不变,震脚之足虚,而立足之足实。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为震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保护膝关节、腰椎、大脑不受伤害。
三、双震步技巧
为了攻击距离较远的敌手或改变自己的处境状况,陈氏太极拳采用跳跃方法接近敌人或化解对方攻击。在落地时保持随时变化攻击状态的能力,可以通过先落地的一只脚进行单独的振动,这是探明虚实并起缓冲作用,是强调虚实辅助动作的手段,但绝不能同时双足振动。一路拳中的“双震步”虽然看起来像是两只足同时振动,但实际上是在依次落地,每一步都有着清晰的虚实区分。
无论跳跃高度多高,都需要在落地前确保稳定的姿势,如竞技太极拳中常见的正马步或者偏马步。传统套路中的这种姿势虽然美观,却缺乏实战价值。
当身体即将从空中落下准备踏在地面的瞬间,就应该开始振动这一只作为“虚”的腿部。这时候,“虚”的腿部还没有完全接触到地面,而重心仍然悬浮在空中,当完成一轮振动后,再将重心转移到这只已经被称为“实”的腿部。此刻另一只作为“虚”的腿部继续准备好迎接新的行动。此种操作距离控制非常微妙,一旦过于远离或者过于贴近,都会影响到有效的地面连接和力量释放,最终导致失去防护效果,全身重量直接压迫至一个地方,使得整个身体难以稳定站立。而且,如果只是简单拉伸而非真正释放力量,那么这样的行为更容易造成受伤,并且无法维持良好的站立平衡。相比之下,即使是最困难的情况下的偏马步和仆步也要容易许多,因为它们至少提供了基本上的支撑和稳定性。
四、两种重要技击含义:
一种就是陈鑫所提到的那种充满力量,让每一次踏在地面就像金石碰撞一样,以此来打败对手。
另一种则是一种快速之间替换真伪的手法,它体现于进退之间的迅速转换,如掩手肱锤或指裆锤等招式(根据陈鑫的话)。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