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武术中的奇葩,它不仅能够养生,还有着令人瞠目的技击效果。据拳前辈所说:“挨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其神威震慑了无数江湖儿女的心灵。那麼,陈式太极拳如何练出超强的功力呢?各家拳论各有千秋。余人多年来认为,练就整体劲是陈式太极拳超强功力的关键之一,而“松的开合的住”对这一点至关重要!
有的传统指出:“得大松者得大道”,这句话深刻说明了“松”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放松”意味着在正确的立身基础上,全身关节放松,肌肉全部放松。这正如拳论上的教导:“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只有通过完全的放松,我们才能伸筋拔骨、活络经络、气血畅通、腹胸静定心气下降,这样才能使劲沉于丹田。
然而,“松”的理解不能单一,只能是追求一种既非懒惰也非紧张状态——既能“开”,一个字中蕴含深意。在此意义上,我们要求胯要 松开、周身筋骨关节都要 松开;这样做可以使身体达到柔若无骨之境,从而达到心气下沉和劲力沉下去。但这种 松 开并不是为了让身体变得软弱或懈怠,而是在坚实的力量基础上实现,更准确地说,是建立在“棚 力”的基础上,不丢不顶,也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和谐与中庸,与太极相符。
同时,“合住”则是为了发挥更大的潜能,为爆发力奠定基础。我们谈及 “合”的时候,最常提到的就是内三合外三合之说,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外三合,以及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这充分展示了“合”的重要性。而且,在行功走架时,我们始终要求一动全动,上下相随、中间动应,以形成一种完美 的 “ 合”。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将周身上下的力量集结于一点,使其爆发更加自然而然。此即所谓落地生根,让脚下稳固,因为如果脚底没有稳固,那么整个身体就会摇摆无定的状态,那样即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发出真正有效的整体劲。而当脚底稳固时,无论怎样的重量压迫,都不会影响到整个体系,这时候我们的整体弹抖力才会更加明显。当我们开始使用每个部位恰当协调的一致性的高层次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高度一致化的 “ 合”,才使我们的整体劲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就以“掩手肱拳”为例来探讨一下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 “ 合 住”。预备姿势必须保持立身正直,同时把腰部弓形状,然后左脚向右脚前方微微迈步,将重心放在右腿上形成右弓步,并将右臂置于腰旁边,以掌面朝上的方式握紧左手掌作为支持。然后左臂自然悬空,其指尖朝向前方二目平视远方。全身保持柔软轻盈,如同弓弦拉满准备释放箭矢般,有着释放巨大力量的一瞬之间。
当我们施展这一招时,要迅速移动重心并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快速转腰拧裆,同时转胯转膝转踝;然后用脊椎作为轴承,将劲顺着脊椎推向肩头,再由肩头传递至肘部和腕部,最终集中于右臂的手腕部分产生最大可能输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快速移动重心带来的惯性,加强了右臂的手腕输出,同时左臂配合后退形成拉锣效应,使双手共同抵抗增加爆发力的同时保证身体平衡。这正是一种典型的情景:所有这些运动都是为了达成最终目标——生成一个完整、一气呵成的大型整体暴露出来那样的刚猛可怕,但又具有脆弱感,让人几乎无法捉摸其内部构造的人物形象。
因此,要想培养出完整的一息真传,一气呵成的大型整体暴露出来那样的刚猛可怕但又具有脆弱感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明白打开门槛后的秘密:了解到的是" 松 开" 和 " 合 住" 之间存在关系密不可分,不断反复练习循序渐进,让 " 松 开" 使各个部分得到最佳协调和重新组合作用,从而激活潜能,为创造更大的东西奠定基石;基于这个基本条件去实施 " 合 住" 形成高层次全面性的结构,只有真正做到了能够能够导致能力提升。如果你想要训练出像我一样精湛绝伦的话,你一定要记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感觉,用你的感觉引领你走向成功。你知道吗?不要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知识层面,而应该深入其中去探索,看看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样子!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