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已近三十载,主攻隶书。2010年8月,我开始接触太极拳,尽管时间不长,但从书法的角度去体会太极拳给人以“心为笔、画为拳”的感觉。下面,我将浅显地探讨太极拳与书法相融之点:
一、练习太极拳时需站稳如“浑圆桩”,力量须从地起。这与立姿写字相同,“力至毫端”需先稳固两足,不然如何能挥洒出雄浑有力的字迹?
二、“精通太极步”与掌握基本笔画同样重要。无论是每一个太极拳式样的动作或是书法中的每一横竖撇捺,都要求扎实的基础功。
三、举例来说,传统42式中“搂膝拗步”表现为“搟膝推掌”,动作要舒缓到位,这就如同书法中的笔笔到位,每个笔画收笔均不可急,而应落稳后再提笔收峰,一文一武共生。
四、练习太极时首先要达到“松”,这需要个人悟解,只有真正懂得“松”的感觉,你才明白老师讲的“松”意味着什么,比如在杨式传统太極拳42式中的云手动作,老师强调肩部必须放松;不会放松,则动作协调性不足。我曾经想象不出来怎样才能在打太極时学会放松?直至我想到范曾先生谈中国書法美的一段话:“现在流傳下來的帖,比如怀素《苦笋帖》和張旭《肚痛帖》,都是寫了便條,這便條留了下來,现在成了書法至寶千古杰作,為什麼?因為他們在寫這些字時很隨便(用筆自由自在);好書法就是在書家不經意與放鬆之間形成的。”学书也讲究一个"松"字,这个"松"指的是只有心气平和才能放松身心临摹创造,也就是说只有静下来才能沉下去……
五、学过一年多后的深刻感悟表明,无论是外形还是内涵要求,都充满丰富且严格规范,与此同时,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内涵上都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要求高且严格,不仅如此,每一个动作为其每一点或每一横竖撇捺所呈现出的意思相同。
六,如果没有悟透而只是模仿学习,那么可能永远无法领会其中奥妙,就像未掌握运笔技巧,没有理解横竄撇捺运筆時的起行收,如臨碑帖,将花费一生却仍未能达成真功夫。
七,对于习练者而言,要具备精心苦心恒心!正如学书要先执筆運筆,再學基本筆畫與結構,最终學章義布局後選碑繼續臨摹相間,以吃透一個書體後再涉猎百家方可創出自己的風格;於此同時,在練習 太極 也講:①手合,即五指自然伸開微拢;②身合,要求練習時做到身体中正沉肩坠肘虚領頂颈屈膝 松胯。學習 太極 同樣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種類,我選擇了楊氏傳統 太極 拳!
八、二者的共同点始终存在于一种意境中——运动时思想集中 心神专一。在运动过程中,都需配合呼吸来完成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笔画。此即开合蓄势黑白布局节节相贯又断又连,此间空白亦成文字部分结字虚实交织阴阳应对完成高品质作品。一阴一阳、一开一合,是练习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这‘’’‘’’,则体现了气韵相通意境相谐特性。
九,其它还有更深层次的联系,如它们都崇尚柔硬并济哲理。在打击过程中,以柔为主刚柔并用,在书写过程中,用粗线条展现刚劲,用细线条展现柔弱。这样的结合使得它们既能够陶冶情操增强身体,又能够祛病延年。此即''
10.,总结起来,我们可以概括他们之间最核心联系如下:“足稳身正气运结合”。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