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资料网:练太极拳需“命门后突”?探秘中医穴位与太极拳技巧
在太极拳的实践和传承中,关于“命门后突”的说法颇为流行。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提高太极拳效果、增强内力输出的重要要领。但是,“命门后突”这一概念,其实并不出现在古代或现代的任何一部正宗太极拳著作之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命门”的含义。在中医理论中,“命门”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指两肾之间的一个区域,位于腰脊两旁、腹腔后的位置;另一种则是针灸中的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点。然而,无论哪种解释,“命门后突”的描述都无法与这些医学上的定义相匹配。
我们查阅了杨澄甫先生、李雅轩、董英杰等老前辈们的著作,没有发现“命门后突”的记载。陈炎林先生1949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详细记录了田兆麟先生传授的技术,但也没有提及此概念。而陈鑫先生1930年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虽然融入了经络穴位元素,也未见此说法。此外,顾留罄1982年的《太极拳术》以及郝少如1963年的《武式太極拳》,都是对传统技术精髓的一次梳理,其中并没有涉及到“命门后突”。
近现代著名大师如吴英华、马岳梁(正宗吴式)、孙剑云(孙式)、冯志强(陈家沟土生土长)等,他们各自发表过多部作品,但均未提及这项技术。这意味着至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个概念尚未被广泛接受或讨论。
那么,“命门后突”究竟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理解,它似乎指的是在动作过程中,让身体产生一种假象,即让腰部稍微向後移动。但这种感觉并不一定伴随实际物理变化,只是一种体内反应。在进行正确动态拉伸时,由于脊椎自然弯曲和反弓作用,可以感受到背部微微向後移动,但这并不代表真正发生了物理变化。
总结来说,对于通过练习可以感受到自己腰部稍微向後移动而感到惊讶的人来说,不必担心这是不正常的情况。这可能只是你的身体在告诉你,你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即使这个感觉不是每个人都能明显感受到。如果你想要进一步提升你的技巧,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持续训练和学习来自信任的大师们提供的一些建议来实现。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