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根愿你能以修真功法秘籍9000部的智慧去开启它

首先,谈论“形、气、神”,便是探讨道家精微之学,揭示生命运行的奥秘。正是这三者,我们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在太极拳中,我们致力于培养这些层次。以形为本,主要体现在站桩和开合动作上,这便是道家所说的“调身”。在练习桩功或开合套路时,无不产生健身固形的效果。

桩功与开合动作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静功与动功。静功又细分为站桩和坐功。我曾学习刘桐林老师内家拳中的静功,如“三才桩”、“混元桩”等,以及少林拳中的站桩如“童子拜佛”、“马步架打”等。此外,我还选取了太极拳中无极式、手挥琵琶、白鹤亮翅及双托日月作为单列式的站框,以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之间。坐功则要求保持静心,不宜过长,只要身体舒适即可。

至于动功,如气贯丹田、三盘落地等,是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而达摩的洗髓经及易筋经,以及华佗的五禽戏,都可以融入太极拳养生之中。此外,“猫步”,亦称太极步,是练习太极最基础之一,但需根据不同的套路来调整坐胯或非坐胯状态。

再说炼气,即调息,在此深入浅出,便成为修行者的宝贝,因为它既易行,又能带来显著效益。在炼神这一层次,杨澄甫口述陈微明录指出:“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守丹田,加上调身与调心,便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健身效果。

最后,要言而尽,将内外相通,使意到气到,“用意不用力”,求得轻柔而非速度,此乃十要之一。在持久坚持下,一定能够见效。而至于灵静,则须让灵魂安然,对此我将详加阐述。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