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剑法浅悟掤之与范少锋

太极拳八门五步之掤,非仅动作也,乃意与劲的体现。掤劲为首法,基础稳固,是练就其他劲道的起点。然而,许多学员在练习中往往徘徊于僵硬与松弛、柔软与刚猛之间。掤不仅是形态,更是内力和意志的体现。在不同的阶段,其表现形式各异。本文将分四部分探讨掤的重要性、含义、不同阶段表现,以及两点建议,以便更快地掌握掤劲。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劍”这一过程至关重要,在向“懂劍”过渡时,我们必须突破第一个瓶颈——掯力。一旦掌握了掯力,便能衍生出七法,即捋、挤、按、採、挒肘靠以及各种内外合一的技巧。

在练习前,我们需先理解何为“劍”。这种非搬重物所用的力量,而是意念引导气机,“根于脚发于腿主宰腰形于手指”,作用于目标的一种力量。在拳架中,掯呈由里向外,由下向上的手臂圆撑;在推手中,它是一种意用,无用则无。此能力随处可见,不必特定场合即有其存在,并且它不限于手臂,也遍布身体各部。

但并非每人都能达到如此境界。随着功夫提升,他们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和风格。

初学者通过单推训练开始感受对方力的方向和变化,此时身姿仍显僵硬,但逐渐放松后,可以形成协调肢体语言。当对方向自己冲来时,可根据对方来力的大小方向进行划弧转动,而不局限于平圆立圆。这时已形成球体,有弹性的转动,为其他七法打下基础。

最后进入水阶段,如同水流,一羽不能加,一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此时听劍如水漂葫芦,当找到中心使用大力反弹回来。但此时已超越单一形式,只需眼观众招身上的相应部位即可产生响应,这就是化境,也是我辈追求终极目标。

通过简单介绍我们发现,要想练好掯力,就要注重腰部和听剑上的修炼。以下结合前辈教诲自身浅见及交流分享二者的重要性:

对于腰,我们要细致揣摩每个招式背后的运转过程,使每个动作都是从腰带出的,并避免拨击,用腰引化对方来力,以达到引剑落空效果,不可用手臂硬拨。而日常生活中的上楼梯迈左右脚或散步,都可以锻炼到这方面的心理状态使身体随之灵活起来。

对于听剑,则需要先做到松,让肌肉舒展开来,每当行拳或推手只让骨架运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感知对方力量大小变化并迅速反应。而日常生活中的站立乘车启动或刹车,可以尝试不扶东西利用听剑感知速度变化降低重心以防摔倒。这就是如何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关于听剑的事项去完善自己的技术层次。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