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不能进行对抗比赛,但可以进行表演。可以表演出丝丝入扣的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可以表演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冲奇。这样的表演,老师的水平要高,学生的水平同样要高。天下第一高手无法与不懂推手的人表演,无法与水平不高的推手者表演,也无法与水平很高,但没有经过配合演练的人表演。太极推手表演是“师生问的游戏”。在社会中,这种“送上门”“主动反弹而出”的本领不是为了表演而准备,它本来就是平时的一种练习,也可以说是一种功夫。
这种在老师的手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主动反弹、丝丝入扣的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练习,有什么功用呢?
身手反弹调节距离
实战搏击,掌控距离这一方,要速度有速度,要力量有力量,可以有力打无力,快打慢。散手、拳击、摔跤等武术对抗,全都是掌控了距离就掌控了比赛。掌控、调节彼此问的距离,不都是靠进身来完成,很多时候是通过退身来完成。推手对抗时的退身往往是通过身手向后反弹来完成的。
身体反弹跳出圈外
散手、拳击,当处于危险之时,为避遭重力击打,往往要跳出圈子。而在太极推手中,对于危险情况,我们也需要一种特殊的手段,即利用身体反弹,以安全稳定的方式退出,同时破坏或阻滞对方下一步行动。这是一种攻守合一侵略性的防守,是以退为进。
利用身体反弹把体重赖在对方身上
当双方势均力敌,无从分晓的时候,将消耗对方体能,让其臂膀疲惫,从而达到挫败其锐气和意志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学会如何巧妙地使用身体反弹,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局面,使得自己保持优势,并最终获得胜利。
总结来说,这些技术要求操作者内心劲力的柔软,而外部表现却需要坚韧刚强。这正如师徒之间的问题答答应应,只是在一个圆满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最佳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无论师傅多么强大,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伙伴,以便共同提升和完善技艺。如果仅仅停留于有限的小圈子内训练,则可能会错失真正提高技能所需的大环境和挑战。此类技巧并非简单粗暴,却蕴含着深厚智慧和艺术性,因此它更适合作为一种展示技艺的手段,而非竞争对抗中的主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