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在巴西队的挑战中取得胜利,虽然她本人对比赛结果感到满意,但她的兴奋感并没有持续很久。在接受采访时,她展现出了自己的幽默感,用一种“郎式”的风格帮助翻译员克服了难关。面对媒体的提问,尽管通常情况下郎平会直接用英文回答,但今天她选择使用中文,以便更好地照顾到现场的中国媒体。随后,她又自信地将自己的回答翻译成英文,这一贴心举动让大家都感到温馨。
在与巴西队的激烈对抗中,中国女排以3比2的成绩获胜,这不仅使她们晋级奥运会四强,也让郎平的心情变得更加喜悦。不过,在谈及比赛时,她立即恢复了冷静。她认为:“我们今天终于找到了节奏,我们之前几场比赛技术上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害怕输而分散了注意力。”
对于这场生死较量中的每一个局面,郎平都坦言,每个人都把这看作是最后一次机会。“这是你死我活的情况,我们必须一点点打败对方,展现出我们的实力。”尽管这场胜利并不完全是百分之百可控的,因为首局就以15比25落败开始,而且整个比赛时间接近两小时半,而且双方都毫无保留地投入战斗。郎平甚至形容这一整场精彩纷呈的大戏为“表演”,证明了比赛的紧张和激烈程度。
作为夺冠热门候选者,只要小组赛表现不佳,就会有人质疑中国女排是否还保持着过去那种竞技状态。然而,对于这些质疑,郎平有着坚定的态度:“我们位置摆得非常低,一球一球打,而不是追求结果,只要我们自己满意。”
小组赛中的每一场都是充满故事和挑战的地方,不仅有魏秋月腿部受伤,还有杨方旭受伤的问题。面对这些考验,朗平始终坚持下去,并且相信年轻队员能够适应新的角色。
对于老将们可能有的伤病问题以及年轻队员之间位置调整的问题,以及心理调节工作,都是一大课题。而对于赢或输,这些都是心理上的考验。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女排精神”总是在那里等待着被传承和体现。而这个过程,是通过不断努力和训练来实现,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特别的一次成功或者失败所能达到的效果。如果成绩仍然不好,那么说明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为年轻队员太多了。此外,如果只因赢了一场而过高评价,则忽视了所有其他付出的努力和艰苦训练。而如果输掉,则同样反映出团队成员极大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