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追求梦境醉态的说法有误

太极拳追求的“心静”与清醒非是醉梦境

(一)误解太极拳中的“醉梦境”

在《精武》杂志2009年12期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错误的观点:任何太极有成者都必须进入一种叫做“醉梦境”的状态,这种状态被认为是养生太极的大门,不入此门则无以养生。这种说法不仅忽视了古代武术训练方法的精髓,也误导了现代太极拳锻炼者。

(二)正确理解太极拳中的心静

实际上,太極拳所追求的心静与清醒,与道家、佛家、儒家的修身养性以及瑜伽和超觉静思等锻炼要求是一致的。这类锻炼都是为了达到一种高级的心理状态,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对抗疾病,并且达到精神上的平衡。科学研究表明,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功能会发生变化,使得人能够更加专注,杂念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

(三)初学阶段的心静与动作记忆

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通过大量的意识工作来记忆和体验各种正确的拳术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排除各种杂念,以达到一种专注的心态。这并不是指进入一种模糊或迷蒙的状态,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复检验来建立起正确的手势和技巧。

(四)后期训练中的内敛与自然流露

当掌握了基本功之后,就可以逐步进入到内敛之境,即物我两忘,无思无虑。在这种情况下,动作变得自然而然,没有过多的情感投入或意志控制。杨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就强调过这一点:“虚灵”,即使身体处于行动之中,但心灵却保持宁静不乱。

总结来说,传统武术如太極拳所追求的是一种既能保持身体活动又能维持心理平稳、清晰的心态,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的“醉梦境”。这是一种高深且难以达到的精神状态,它要求练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以实现内外双重整合,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完善。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