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备五张弓咏春拳法于自然

一、双臂弓

上肢的两根弓,腕关节和肩关节为其稍,肘关节则是背。这两张弓有特殊之处:手能自由移动,是梢;而肩与躯干相连,则相对固定,是根。整个上肢,我们称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

应发挥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因此规定了“以手领劲”的原则。手是攻防的前沿士兵,如果需要它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去,就要直奔主题。如果还要靠肩来带动的话,便是舍本逐末。手的运行还要有个“度”,伸得过远便是弓断;收得过近,便是不稳定。

另一个稍是肩关节,要做到松肩、拉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沈 shoulder。只有做到了腋下空, Shoulder 关節才能起落灵活,运转自如。在技击对抗中,当我的 Shoulder 部分受力时,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我大臂向内谓之懈 shoulder;第二种是我大臂向外谓之翻 shoulder;第三种是我大臂後抽谓之耸 shoulder。而 Shoulder 部分唯一正确的运动方式是沈 shoulder、松 shoulder,只有这样,可以保证两臂弓中的中正。

二、双腿弓

下肢也是一样,上至踝关节,一路到底至胯关節构成无形的弦。大腿膝盖之间形成了另一层无形的力量传递通道。这两个部位都要求一定程度上的柔软,因为它们承担着身体重量以及施加力量,所以脚趾活动范围较小(一腿攻击时除外)。那麽,这样的运动形式如何呢?那便是在地面抓握,同时让身体在旋转和拉扯各个方向的情况下保持稳固,这就要求足部能够既抓地,又能旋转。

双腿又称四端,每次走步或变化姿态,都要通过松胯使腰腹部象中轴一样活动自如。这不仅关系到站立平衡,还关系到每一次进退顾盼均能顺畅进行,而非僵硬无生气。在太极拳实践中,最忌体重集中于脚尖或脚底,而忽视了腰部支持。此错误容易导致在练习过程中失去平衡,或在实战时难以迅速调整位置,从而无法有效应付敌方突然变化的情势。

三、腰身调控

太极拳强调的是胸含腰坐尾裹,使得脊椎从头至尾呈现出整齐并且充满力的状态,从而达到全身协调与弹性的效果。一旦这一点被忽视,即便最精湛的手法也难以展开,因为缺乏核心支撑和稳定的基础。此刻,没有任何动作可以真正显露其威力,无论多么微妙的手指触碰亦无法引起对方警觉,让人仿佛置身虚幻世界,却又无法脱离现实制约。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行走架乃至推掌实战时,一身备五张弓即可确保所有行动流畅自然,如同春风拂面般轻盈洒脱,不仅提升个人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自身战斗能力,使其成为更高级别的一项技能艺术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理念融入自然环境,即咏春拳法,其意寓用情深,有助于修炼者进一步理解天人合一哲学,以达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之境界。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