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谈论“形、气、神”,便是探讨道家精微之学,揭示生命运行的奥秘。正是这三者,我们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在太极拳中,要把握好这三个层次。至于形体层面,主要涉及站桩与开合动作。这便是道家所说的“调身”。在练习桩功和开合套路时,无不产生健身固形的效果。
桩功与开合动作,每一门派都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静功与动功。静功又细分为站桩与坐功。我跟随刘桐林老师多年学习内家拳的静功,如“三才桩”、“混元桩”、“定劲桩”、“乾坤桩”、“鸡腿框”等。而少林拳中的站框如“童子拜佛”、“马步架打”、“虚步勾手”、“弓步推掌”、“仆步亮掌”,以及丁字步、坐盘双砸、叉步推掌、金鸡独立和双挑腿,也曾我一一过目。此类站式均非常佳。但在我教授太极拳后,对待这些内容有所区别对待,对年轻人则多加强调要求。而对于中老年人,以健身为主,我建议他们选择内家拳或少林拳中的部分站式,如童子拜佛、弓步推掌、丁字步和金鸡独立,以及双挑腿等。此外,在太极拳中,我还选取了无极式、高挥琵琶、中白鹤亮翅以及单托日月作为基础练习,将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之间。
至于坐功,它要求保持静心,不思虑杂念。对于老年人来说,坐功不宜过长,只要身体舒适即可。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气贯丹田、三盘落地、推山入海、中天王托塔、二亀龙戏水及推窗望月象笏朝天樵夫指路等,这些都适用于中老年人的锻炼需要。
此外,还有一个名为猫足(也称猫脚)的基本训练,这是一种太极养生最有效的基础训练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简易24式或国家竞赛42式太极拳中,也必须通过坐在椅子上来进行猫足训练,而传统太极或国家套路传统太極,则不需要如此做。此外,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我将一些单列技法如掤捋挠势虎坐鹰翻、一鞭、二斜飞势、三如封似闭四野马分鬃五野马闯槽六云手等整理出来,并将其作为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而言,在实践过程中,要确保意念深沉,“用意不用力”,避免急躁求速,而应以柔软自然的心态去接纳每一次呼吸,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心态,让自己的精神状态达到一种高效率且持久稳定的状态。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