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中,练习陈式太极拳者都明白,要使身上的僵劲彻底消除,以便更快地发挥太极拳的内外弹性。然而,这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许多练习者可能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他们仍然感到身体僵硬,不利于拳术的流畅执行。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其一,要明确大圈画法理。在练习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掌握标准动作,同时理解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学习陈式太极拳需要通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小圈再到无形圈的过程来实现最终目标。这意味着必须花费至少一年至两年的时间认真地练习大圈,以打开和活化身体内部重要的骨骼和关节,使身体肢体放松长久,然后才能继续画中圈。
谁能迅速领会这一点,就能够在练习过程中避免走弯路,领先他人。
其二,要理解三节运用原则。全身可以分为根节、中节、梢节三种不同部分: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節,每种部分又有自己的三节结构。在臂部是手(梢)、肘(中)、肩(根);在身上是头(梢)、腰(中)、腹部(根);而在腿上是足部(梢)、膝盖(中)、胯部(根)。练习者应该努力把握好这三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如在推拿时应让肩、肘、手依次开放合拢,而发力时则需以胯送足,让腰转向使劲由脚传至手。
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训练,可以实现每个部分都与周围紧密联系,无论何处动作均可随之变化,从而达到柔软流畅且协调统一的地步。
其三,要深入了解螺旋缠丝运动原理。在行走或打架时,我们应当将上下缠绕、前后缠绕、左右交错等五种螺旋缠丝操作进行有效结合。一开始应做顺序合并与逆序开启,这样做既保持平衡又呈现对称性,不偏不倚,也不缺也不多。此法经过长期坚持,可使整个身体成为一个整体,在任何方向移动时,都表现出螺旋状的一致性,将气血循环加强,对于整体健康具有显著益处。
最后,其四要掌握“意不用力”的艺术。在太极拳中的精髓之一,就是以意引导气机运行,用心感受气息来指导身体各处运动,而不是仅凭肌肉力量驱动。此法经过反复实践,可以逐渐减少肌肉紧张,使筋骨得到放松伸展,从而形成一种灵活有力的掤劲状态,即意所指达到的地方,最终也会变成实际行动中的真正力量。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