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极推手的内涵:真正武功秘籍中的精髓
一、太极拳的内在运行方式
物体与人的动平衡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重心的概念,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每个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当一个物体的重心偏移了支撑它的底盘时,就会倾倒。就像陀螺在旋转时产生转动惯量,通过不断变化的各方向离心力形成对称产生动平衡。此时,由于它的重心垂线与中心线重合,陀螺仅以轴端接触地面,就能保持稳定转动。
太极运动中的动平衡
经过长期基本功、站桩和打太极拳的训练,身体应做到以下要领:虚领顶劲、收颔、竖项、含胸拔背与松腰落胯,使身体上下对拉拔长。裹臀、屈膝、圆裆,让双脚趾抓地,使两腿如富有弹性的“悬臂梁”托住身体,并予调正,以此身架支撑两侧相对称的沉肩坠肘,如同天平方式调整身体平衡。
呼吸与内气及内劲关系
腹式逆呼吸方式适用于太极推手。当气呼出时,内气沉入下丹田,小腹鼓起,将全身直至体内各处末梢。当吸气时,内气聚集于中丹田隆起。这般外气与内气互动,一息定神,一息定形,一息定意。一息定的状态是打击对方的一种准备,而非真正攻击。在意识作用下,内气与肌肉共同伸缩运行中产生流畅自然而又不失力量感的手法。
内劲在太极推手中的应用
太极推手实际上是双方劲路劚较量。外形看似随意运动,但每一招都蕴含深厚规矩。从人则顺,不让己则滞,同时调整自己稳固位置使对方失去均衡成为首要任务,所以“攻方”的劲总是瞄向对方失点上。而“化方”则是在臂掌掩护之下,以“太极∞运行”的方式将来力化解。
以柔克刚原理
控制为本,以和为贵,不主动进攻,看似保守无为其实,只要对方出手,即可随机应变处处还击。不但如此,还能以柔克刚,即使对方快速拿腕折臂,我也能依靠全身松开又含着整架不散,从而化解其擒拿。此法虽需精湛技艺,但若运用得当,可令任何擒拿皆难成功。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30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