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武术》2009年第4期的专题讨论中,名家们深入探讨了太极拳中的“松”字之奥义。文章引述吴图南的“松功论”,阐释了“松”的含义:“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特质之特性也。”这段文字表达了对“松”字本意的深刻理解,同时指出了太极拳中的放松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放 松不同。
文中还提到,《中华武术》2009年第10期有一篇介绍吴图南“松功论”的文章,其中提到了练习太极拳时,“知松、沉为太极拳之重要条件”。此外,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松腰”要求,也被认为是中心与全局关系密切的一环,与气沉丹田息息相关。
冯志强老师则在他的讲堂上说,每一个式子都需要通过沉肩垂肘的过程来达到内气四溢,以满足太极拳的放 松要求。他还曾经说过:“只有一 松,气才能通。”
总结来说,太极拳中的“放 松”意味着从浅入深,从局部到全体,不仅仅是不用力,更重要的是用意。在行气过程中,用意不用力的状态能够帮助我们将内气潜转,使得整个身心都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说,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践和享受太极拳带来的益处。而这正是因为在每一招每一式中,都蕴含着一种动态的、运动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静止的,而是活跃于我们的身体内部,将我们带向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和身体感悟。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