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深圳人骑行中国

54岁深圳人骑行中国

[日期:2012-10-30]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佟艳婷 湖南科技大学实习生 邹娜

骑着单车环行中国,上演一场生命启示的思想之旅,在骑行者自己看来,这只是完成了一件该做、爱做、能做、有条件做、有意义的实践,平常、普通。他叫陈朝生,今年54岁,前不久,他刚完成历时17个月,骑行28000多公里,总路程37000多公里的中国行。

带着命题出发 是旅行更是求知

见到陈朝生时,他刚结束完早晨的骑行回来,还是一身战甲,刚坐下,便热情地聊起来。他说,环骑中国的想法很早就有了,退休之后,才有时间付诸行动。他说骑行不单为了沿途的风景,我是带着一个很强烈很清晰的命题出发的,与其说这是一场旅行,不如说这是一趟考察、一次实践。

事实上,他的骑行的确不止旅行,即使是每天平均骑行110多公里,陈朝生依旧坚持记日记。厚厚的两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沿途所见所感,从自然地理、民俗风情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从新能源开发到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也有对过度消费和商业化的不赞同。旅行的目的就是求知,就是一场社会考察,就是在采集思想火花,陈朝生说。

踏遍山川 只为心底的感动

2011年4月份,陈朝生从广西东兴市出发,沿东部海岸线只身踏上旅程。他在零下45摄氏度的漠河北极村迎来龙年第一天,在海拔4200米的青藏高原无人区欣赏黎明曙光,睡过桥洞、铁路调度室、蒙古包,甚至乡村小诊所病床,尝过整个月只吃水煮面条加大白菜。在漠河,典型南方人的他想要体验北方的冬天,一待便是整整4个半月,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研读社会学著作。

在牡丹江,我遇上另外一位与我反方向的驴友,与他交谈中,我了解到一位35岁下岗工人的内心世界;在拉萨,我学当地藏民每天清晨敬转布达拉,那片净土上的神圣你不会知道。

、白山黑水、北极冬季、草原弯月、借道宁甘、新疆边域、青藏高原、云桂穿梭,陈朝生把自己的这趟旅行分了章节,奏生的交响乐。

明年再出发 后30年刚刚开始

在陈朝生回家后整理的短信里,记录了一路上被旁人询问最多的问答。

问:哪来?去哪?

答:从广西来,环骑中国。

问:喜欢别的不好,何必那么受罪?

答:就像有人喜欢撮麻、打牌、K歌、蹦舞、抽烟、喝酒、爬山、钓鱼,骑行也是一种喜爱,苦累中有喜乐。

问:路上多危险,不害怕?一个人不孤单?

答:怕!做人做事总有危险,小心防范但求平安。结伴得有缘分;就算一个人也该能做一件事。

问:走过那么多地方,哪儿最好?

答:哪儿都美,但最爱还是家乡。

陈朝生的博客名称叫生命骑士, 在他眼里,生活就要唱响挥着翅膀的欢歌。他说,环中国骑行只是他后30年人生规划的第一步。明年,他还计划沿黄河长江骑行、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沙漠、自驾车走阿里等。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